第十五单元 口腔颌面部囊肿
一、A1
1、指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或上皮剩余发生的一组囊肿被称为A、牙源性肿瘤
B、牙骨质瘤
C、唾液腺囊肿
D、非牙源性囊肿
E、牙源性囊肿
2、由牙齿发育和(或)萌出过程中的某些异常所致的囊肿称为A、生长性牙源性囊肿
B、浸润性牙源性囊肿
C、癌性牙源性囊肿
D、炎症性牙源性囊肿
E、发育性牙源性囊肿
3、颌骨炎症性囊肿的病理过程不包括以下哪项A、牙齿龋坏
B、牙髓炎症和坏死
C、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或)免疫反应
D、牙槽骨坏死,吸收
E、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
4、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A、牙源性上皮剩余
B、胚胎间充质细胞
C、神经嵴细胞
D、血液细胞
E、成骨、破骨细胞
5、牙板上皮剩余或Serres上皮剩余可发生A、萌出囊肿
B、牙龈囊肿
C、残余囊肿
D、根尖周囊肿
E、炎性牙旁囊肿
6、炎性根侧囊肿发生的上皮剩余是A、牙板上皮剩余
B、结合上皮
C、Serres上皮剩余
D、Malassez上皮剩余
E、缩余釉上皮
7、纤维囊壁中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的囊肿是A、牙源性角化囊肿
B、含牙囊肿
C、鼻唇囊肿
D、畸胎样囊肿
E、鳃裂囊肿
8、被称为颈部淋巴上皮囊肿的是A、鳃裂囊肿
B、根尖周囊肿
C、鼻牙槽囊肿
D、牙龈囊肿
E、萌出囊肿
9、鳃裂囊肿常位于A、腭中线前部
B、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
C、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
D、颈部中线或近中线处
E、颈上份近颏部处
10、第一鳃裂囊肿的囊壁与表皮样囊肿相似,缺乏A、淋巴样组织
B、棕色清亮液体
C、黏液样物
D、复层扁平上皮
E、浓稠胶样物质
11、有一类发生于口腔内构成所谓Waldeyer环的淋巴组织内的囊肿,称为A、鼻唇囊肿
B、鼻牙槽囊肿
C、黏液囊肿
D、根尖周囊肿
E、口腔淋巴上皮囊肿
12、口腔淋巴上皮囊肿好发部位为A、颊部黏膜
B、舌
C、硬腭
D、腮腺
E、舌下腺
13、黏液外渗性囊肿和黏液潴留囊肿的统称为A、外渗性囊肿
B、潴留囊肿
C、炎症性囊肿
D、癌性囊肿
E、黏液囊肿
14、黏液囊肿常发生于A、下唇黏膜
B、颊黏膜
C、口底黏膜
D、硬腭部黏膜
E、软腭部黏膜
15、浅部的黏液囊肿的颜色为A、深红色
B、黑色
C、浅褐色
D、淡蓝色
E、草绿色
16、外渗性黏液囊肿最常见的因素是A、高温烫伤
B、机械性外伤
C、化学性刺激
D、黏膜溃疡
E、自身免疫因素
17、外渗性黏液囊肿其上皮成分是A、假复层上皮
B、双层柱状上皮
C、纤毛柱状上皮
D、立方状上皮
E、没有衬里上皮
18、特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称为A、外渗性黏液囊肿
B、蛤蟆肿
C、潴留性黏液囊肿
D、鳃裂囊肿
E、甲状舌管囊肿
19、胚胎第6周时,如甲状舌导管不消失或发育异常可导致A、牙源性角化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畸胎样囊肿
D、鼻唇囊肿
E、含牙囊肿
20、由甲状舌导管残余上皮发生的囊肿称为A、鳃裂囊肿
B、口腔淋巴上皮囊肿
C、甲状舌管囊肿
D、异位甲状腺
E、皮下囊肿
21、甲状腺开始发育的时间是A、胚胎第4周
B、胚胎第5周
C、胚胎第6周
D、胚胎第7周
E、胚胎第8周
22、甲状舌导管于胚胎第几周时开始退化,消失A、胚胎第4周
B、胚胎第5周
C、胚胎第6周
D、胚胎第7周
E、胚胎第8周
23、甲状舌管囊肿发生最多见的部位是A、胸锁乳突肌区
B、下颌角区
C、甲状舌骨区
D、上颌中切牙牙槽骨区
E、鼻底部
24、临近口腔处的甲状舌管囊肿的衬里多为A、复层椭圆上皮
B、假复层柱状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
D、纤毛柱状上皮
E、复层鳞状上皮
25、含牙囊肿的定义是A、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根
B、囊壁包含一个发育异常的牙体
C、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的牙体
D、囊壁包含一个已萌出牙的牙根
E、囊壁包含一个未萌出牙的牙冠
26、囊肿的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为以下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A、萌出囊肿
B、根尖周囊肿
C、含牙囊肿
D、复发性腮腺炎
E、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27、缩余釉上皮发生的囊肿有A、发育性根侧囊肿
B、牙龈囊肿
C、根尖周囊肿
D、含牙囊肿
E、残余囊肿
28、含牙囊肿与萌出囊肿的共同上皮来源为A、牙板上皮剩余
B、Malassez上皮剩余
C、牙龈上皮
D、缩余釉上皮
E、Serres上皮剩余
29、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是A、牙源性角化囊肿
B、含牙囊肿
C、萌出囊肿
D、成人龈囊肿
E、根尖囊肿
30、下列不属于根尖周囊肿病理过程的是A、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
B、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C、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
D、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
E、牙体缺失
31、下列关于镜下根尖周囊肿的病理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镜下见囊壁的囊腔面内衬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B、上皮钉突因炎性刺激发生不规则增生、伸长
C、上皮有细胞间水肿和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D、囊壁内可见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晶体沉积而留下裂隙
E、炎性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
32、属于炎症性囊肿,肉眼见囊壁厚薄不一,囊肿较小时可随拔除之残根或患牙一起完整摘除,为附着于患牙根尖部的软组织囊性肿物,为哪种疾病的表现A、鼻腭管囊肿
B、黏液囊肿
C、含牙囊肿
D、根尖囊肿
E、多形性腺瘤
33、鼻腭管囊肿的病理特征是A、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多淋巴滤泡
B、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多的上皮团块
C、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
D、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大的淋巴管
E、纤维囊壁中含有较多的皮脂腺
34、来源于切牙管内的鼻腭导管上皮剩余可发生A、鼻唇(鼻牙槽)囊肿
B、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C、甲状舌管囊肿
D、黏液囊肿
E、鳃裂囊肿
35、若鼻腭管囊肿发生于骨内,则可表现为A、根尖周囊肿
B、含牙囊肿
C、鳃裂囊肿
D、切牙管囊肿
E、萌出囊肿
36、若切牙管囊肿全位于切牙乳头的软组织内,则为A、切牙管囊肿
B、鼻牙槽囊肿
C、龈乳头囊肿
D、根尖周囊肿
E、鼻唇囊肿
37、临床上表现为腭中线前部的肿胀,有时可伴疼痛或瘘管形成,为以下哪项疾病最常见A、鼻腭管(切牙管)囊肿
B、鼻牙槽囊肿
C、龈乳头囊肿
D、根尖周囊肿
E、鼻唇囊肿
38、鼻唇囊肿的衬里上皮不包括A、复层鳞状上皮
B、假复层柱状上皮
C、立方上皮
D、移行上皮
E、含黏液细胞的柱状上皮
39、发生于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软组织内的囊肿称为A、鼻腭管囊肿
B、炎性牙旁囊肿
C、残余囊肿
D、切牙管囊肿
E、鼻唇(鼻牙槽)囊肿
40、鼻唇(鼻牙槽)囊肿常见的症状是A、肿胀
B、溃疡
C、糜烂
D、疼痛
E、瘘管
41、以下哪种疾病增大可致鼻唇沟消失,鼻翼抬高,鼻孔变形A、鼻腭管囊肿
B、甲状舌管囊肿
C、鳃裂囊肿
D、切牙管囊肿
E、鼻唇(鼻牙槽)囊肿
42、下列属于非牙源性囊肿的是A、含牙囊肿
B、根尖周囊肿
C、鼻牙槽囊肿
D、牙龈囊肿
E、萌出囊肿
二、A2
1、女性,18岁,右上颌骨肿物1年。手术切除标本为囊性,剖开见囊壁附着于牙颈部的牙冠,发育不完整的牙根位于囊壁外。囊壁上皮薄,含2~3层细胞,病理诊断是A、腺牙源性囊肿
B、含牙囊肿
C、成人龈囊肿
D、牙源性角化囊肿
E、根尖周囊肿
2、一男性患者,32岁,下颌后牙区近年来出现膨隆,并逐渐增大,至面部不对称,镜下检查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较薄的复层扁平上皮,仅由2~5列扁平细胞或矮立方细胞构成,无角化,没有上皮钉突。患者可诊断为A、含牙囊肿
B、萌出囊肿
C、根尖周囊肿
D、腺牙原性囊肿
E、发育性根侧囊肿
3、男性,29岁,腭前部肿胀1个月,X线检查见腭中线前部一圆形透射区。镜下见衬里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和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A、鼻腭管囊肿
B、鼻唇囊肿
C、球状上颌囊肿
D、根尖周囊肿
E、牙源性角化囊肿
4、女性,30岁,左鼻翼下方肿物3年,检查见病变位于软组织内。切除肿物为囊性,囊壁内衬上皮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局部见复层鳞状上皮。囊壁结缔组织无明显炎症细胞。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A、鼻腭囊肿
B、鼻唇囊肿
C、鼻腭管囊肿
D、鳃裂囊肿
E、球状上颌囊肿
三、B
1、A.含牙囊肿B.根尖周囊肿C.腮裂囊肿D.鼻腭管囊肿E.萌出囊肿1、肉眼见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为以上哪种疾病的表现
ABCDE
2、镜下见囊肿上方为牙龈黏膜所覆盖,囊肿衬里上皮具有缩余釉上皮特征,肉眼见囊肿内含清亮液体或血性液体,为以上哪种疾病的表现
ABCDE
2、A.鼻腭管囊肿B.黏液囊肿C.含牙囊肿D.根尖囊肿E.多形性腺瘤3、颌骨囊肿的囊壁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属于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
ABCDE
4、镜下见囊壁的囊腔面内衬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上皮钉突不规则,上皮有细胞间水肿和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可见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晶体为哪种疾病的病理表现
ABCDE
答案部分
一、A1
1、
E
牙源性囊肿是指牙齿形成器官的上皮或上皮剩余发生的一组囊肿。
2、
E
发育性牙源性囊肿由牙齿发育和(或)萌出过程中的某些异常所致。
3、
D
颌骨炎症性囊肿的发生一般经历牙齿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或)免疫反应、马拉瑟(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以及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等一系列可预测的病理过程。
4、
A
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牙源性上皮剩余,而不同囊肿可能来源于不同的上皮剩余。
5、
B
牙板上皮剩余或Serres上皮剩余可发生发育性根侧囊肿和牙龈囊肿。
6、
D
Malassez上皮剩余发生根尖周囊肿、残余囊肿和炎性根侧囊肿。
7、
E
鳃裂囊肿又称为颈部淋巴上皮囊肿常位于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一般认为鳃裂囊肿来自鳃裂或咽囊的上皮剩余,但也有人认为其发生可能与胚胎时期陷入颈淋巴结内的唾液腺上皮囊性变有关。囊肿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患者,囊性肿物柔软,界限清楚,可活动,无明显症状,继发感染时可伴疼痛。囊肿一般发生于单侧。囊肿内含物为黄绿或棕色清亮液体,或含浓稠胶样、黏液样物。组织学上,90%以上的囊壁内衬复层扁平上皮,可伴或不伴角化,部分囊肿可内衬假复层柱状上皮,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第一鳃裂囊肿的囊肿壁内缺乏淋巴样组织,与表皮样囊肿相似。
8、
A
鳃裂囊肿又称为颈部淋巴上皮囊肿。
9、
B
鳃裂囊肿又称为颈部淋巴上皮囊肿。常位于颈上部近下颌角处,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
10、
A
第一鳃裂囊肿的囊肿壁内缺乏淋巴样组织,与表皮样囊肿相似。
11、
E
有一类发生于口腔内的、具有与腮裂囊肿相似组织学特点的囊肿,称为口腔淋巴上皮囊肿,这类囊肿发生于口腔内构成所谓Waldeyer环的淋巴组织内。
12、
B
口腔淋巴上皮囊肿好发部位包括口底、舌、软腭等处。
13、
E
黏液囊肿是黏液外渗性囊肿和黏液潴留囊肿的统称。
14、
A
黏液囊肿常发生于下唇黏膜,其次为颊、口底、再和腭部。
15、
D
浅部的黏液囊肿其病变表面呈淡蓝色,透明易破裂。
16、
B
外渗性黏液囊肿通常是机械性外伤致所致。
17、
E
外渗性黏液囊肿唾液腺导管破裂,黏液外溢进入结缔组织内,黏液池被炎性肉芽组织和结缔组织包绕或局限,没有衬里上皮。
18、
B
舌下囊肿又称蛤蟆肿,是一种特指发生于口底的黏液囊肿。
19、
B
胚胎第4周甲状腺始基(甲状舌管)下行,在甲状软骨处发育成甲状腺。胚胎第6周时此管开始退化,消失。如甲状舌导管不消失或发育异常可导致各种病损,如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瘘或甲状腺迷走组织等。
20、
C
甲状舌管囊肿是甲状舌导管残余上皮发生的囊肿。
21、
A
胚胎第4周甲状腺始基(甲状舌管)下行,在甲状软骨处发育成甲状腺。
22、
C
甲状舌导管于胚胎第6周时开始退化,消失。
23、
C
甲状舌管囊肿可发生在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导管经过的任何部位,以甲状舌骨区发生者最多见。
24、
E
邻近口腔处的甲状舌管囊肿衬里多为复层鳞状上皮,而位置靠下方者多为纤毛柱状上皮衬里。纤维性囊壁内偶见甲状腺或黏液腺组织。
25、
E
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是指囊壁包含一个未萌牙的牙冠并附着于该牙的牙颈部的囊肿。多发生于10~39岁男性患者,下颌第三磨牙区最常见。
26、
C
含牙囊肿的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较薄的复层扁平上皮,仅由2~5列扁平细胞或矮立方细胞构成,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
27、
D
一般认为,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牙源性上皮剩余,而不同囊肿可能来源于不同的上皮剩余:①牙板上皮剩余或Serres上皮剩余可发生发育性根侧囊肿和牙龈囊肿;②缩余釉上皮发生的囊肿有含牙囊肿、萌出囊肿以及炎性牙旁囊肿;③Malassez上皮剩余发生根尖周囊肿、残余囊肿和炎性根侧囊肿。需要强调的是,各种类型牙源性囊肿的诊断应综合考虑其临床、X线和组织病理表现。
28、
D
缩余釉上皮发生的囊肿有含牙囊肿、萌出囊肿以及炎性牙旁囊肿。
29、
E
根尖周囊肿是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属于炎症性囊肿,一般经历牙齿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以及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因此根尖周囊肿常发生于一死髓牙的根尖部。相关牙拔除后,若其根尖炎症未作适当处理而继发囊肿,则称为残余囊肿。
30、
E
根尖周囊肿是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属于炎症性囊肿,一般经历牙齿龋坏、牙髓炎症和坏死、根尖周组织的炎症和免疫反应、Malassez上皮剩余增殖以及增殖上皮团块中央液化、囊性变等一系列病理过程,因此根尖周囊肿常发生于一死髓牙的根尖部。
31、
A
根尖周囊肿镜下见囊壁的囊腔面内衬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厚薄不一,上皮钉突因炎性刺激发生不规则增生、伸长,相互融合呈网状,上皮有细胞间水肿和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囊壁内炎症明显,炎性浸润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也混杂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泡沫状吞噬细胞。囊壁内可见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晶体沉积而留下裂隙,裂隙周围常伴有多核巨细胞反应。晶体也可通过衬里上皮进入囊腔,故穿刺抽吸的囊液中有闪闪发亮的物质,涂片镜下可见长方形缺一角的晶体,即胆固醇晶体。有时衬里上皮和纤维囊壁内可见透明小体,为弓形线状或环状的均质状小体,呈嗜伊红染色。
32、
D
根尖周囊肿是颌骨内最常见的牙源性囊肿,属于炎症性囊肿,肉眼见囊肿大小和囊壁厚薄不一,囊肿较小时可随拔除之残根或患牙一起完整摘除,为附着于患牙根尖部的软组织囊性肿物。
33、
C
鼻腭管囊肿可内衬复层扁平上皮、含黏液细胞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这些上皮类型可单独或联合存在。邻近口腔部的囊肿常内衬复层扁平上皮,而近鼻腔部者常为呼吸性上皮。结缔组织囊壁内可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为通过切牙管的鼻腭神经和血管结构,囊壁内有时可见小灶性黏液腺和散在的慢性炎细胞浸润。
34、
B
鼻腭管(切牙管)囊肿来源于切牙管内的鼻腭导管上皮剩余。
35、
D
鼻腭管囊肿若发生于骨内,则表现为切牙管囊肿。
36、
C
切牙管囊肿全位于切牙乳头的软组织内,则为龈乳头囊肿。
37、
A
鼻腭管(切牙管)囊肿临床上最常见的表现为腭中线前部的肿胀,有时可伴疼痛或瘘管形成。
38、
D
鼻唇(鼻牙槽)囊肿是一种发生于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软组织内的囊肿,较为少见。发病年龄以30~49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肿胀是常见的症状,囊肿增大可致鼻唇沟消失,鼻翼抬高,鼻孔变形。X线片不易发现,有时可见上颌骨表面的浅表性骨吸收。镜下囊壁多呈皱褶状,衬里上皮一般为无纤毛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含黏液细胞和杯状细胞,也可见复层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
39、
E
鼻唇(鼻牙槽)囊肿是一种发生于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软组织内的囊肿。
40、
A
鼻唇(鼻牙槽)囊肿较为少见,肿胀是常见的症状。
41、
E
鼻唇(鼻牙槽)囊肿增大可致鼻唇沟消失,鼻翼抬高,鼻孔变形。
42、
C
鼻牙槽囊肿属于非牙源性囊肿,而其他属于牙源性囊肿。
二、A2
1、
B
解析:此题为含牙囊肿病理特点的基本知识题。含牙囊肿的病理特点是囊肿内含牙,囊壁附着于牙颈部。镜下的特点是上皮较薄,有2~3层细胞,类似于缩余釉上皮。其他的备选答案中个别囊肿内也可含牙,但不附着于牙颈部。
2、
A
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多发生于10~39岁男性患者,下颌第三磨牙区最常见。囊肿生长缓慢,早期无自觉症状。较大时可引起颌骨膨隆或面部不对称、牙移位及邻近牙的根吸收;X线表现为圆形透射区,边界清楚,囊腔内可含一个未萌的牙冠。肉眼见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较薄的复层扁平上皮,仅由2~5列扁平细胞或矮立方细胞构成,无角化,没有上皮钉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囊肿继发感染时,上皮增生,上皮钉突明显,囊壁组织内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约40%囊肿的衬里上皮可发生黏液化生,含产黏液细胞或纤毛柱状细胞,少数情况还可见皮脂腺细胞;某些病例的衬里上皮还可发生区域性角化,一般为止角化;纤维囊壁中有时可见牙源性上皮岛。
3、
A
鼻腭管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较多见。临床上最常见的表现为腭中线前部的肿胀,有时可伴疼痛或瘘管形成。X线照片上,常常难以区分鼻腭管囊肿和较大的切牙窝。鼻腭管囊肿可内衬复层扁平上皮、含黏液细胞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这些上皮类型可单独或联合存在。
4、
B
鼻唇(鼻牙槽)囊肿是一种发生于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软组织内的囊肿,较为少见。发病年龄以30~49岁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肿胀是常见的症状,囊肿增大可致鼻唇沟消失,鼻翼抬高,鼻孔变形。X线片不易发现,有时可见上颌骨表面的浅表性骨吸收。镜下,囊壁多呈皱褶状,衬里上皮一般为无纤毛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含黏液细胞和杯状细胞,也可见复层扁平上皮或立方上皮。
三、B
1、
A
含牙囊肿肉眼见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
E
萌出囊肿发生于覆盖在一个正在萌出的乳牙或恒牙牙冠表面的黏膜软组织内,肉眼见囊肿内含清亮液体或血性液体。镜下见囊肿上方为牙龈黏膜所覆盖,囊肿衬里上皮具有缩余釉上皮特征。
2、
C
含牙囊肿又称滤泡囊肿,肉眼见囊壁较薄,囊腔内含有牙冠,囊壁附着于牙颈部,囊液多呈黄色;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衬较薄的复层扁平上皮,无角化,无上皮钉突,类似于缩余釉上皮;纤维囊壁内炎症不明显。
D
根尖囊肿镜下见囊壁的囊腔面内衬无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上皮钉突不规则,上皮有细胞间水肿和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囊壁内可见含铁血黄素和胆固醇晶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