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诗敏文/摄)近日,在贵州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医院泌尿外科医生余永晟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他的勇挑扶贫重担,全心全意造福当地百姓的事迹在当地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引进先进技术
填补当地医疗空白
年5月,余永晟怀揣“医者仁心”的初心和使命,肩负对口帮扶支援的重担,毅然远赴百里杜鹃管理区进行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支援工作。
余永晟医院,并很快引进了几项新的技术,如:“输尿管狭窄球囊扩张术、腹腔镜脐尿管囊肿切除术、腹腔镜后入路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DJ管内置术”等,为该地区填补了泌尿外科技术上的空白。
尿石症是百里杜鹃地区的常见病,部分患者输尿管结石患者还存在输尿管狭窄问题,增加了手术难度,甚至可能会使手术无法进行。对于这一难点,余医生从医院带来了“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技术,为患者解决问题。余永晟还将一例尿路结石标本寄回医院泌尿外科,免费为其进行“结石成分分析”,深入、准确地了解结石成分,为患者预防尿路结石复发提供参考。
帮扶之路不休止
打造一直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余永晟很注重培养当地年轻人才,通过带教查房、阅片、讨论、授课、手术等,进行手把手传帮带。他还向该院外科捐赠了一批医学书籍,鼓励年轻医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主动查阅资料文献和提出疑问进行讨论,培养学习气氛。
对于外科医生,手术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作为指导老师,余永晟在手术台上坚持边做手术边讲解。他放手让年轻医生独立完成手术,但放手不放眼,既让他们练手、成长,同时也做好技术把关,确保手术质量。他希望为该地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技术队伍。
妙手仁心
全心全意造福当地百姓
除医院帮扶外,余永晟还联络在金海湖区帮扶的增城专家们,组成讲师团,到各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巡回授课和义诊,让各位帮扶专家各展所长,为当地老百姓服务。有一次在仁和乡卫生院义诊时,一位4岁的女患儿因不慎将一颗玩具珠塞进左侧鼻腔约1小时,该玩具珠湿水后会膨胀,难以取出,卫生院常规的外科器械难以将异物取出。思考一番后,余永晟用一个小针头,制成一个“弯钩”,成功将鼻腔异物取出。乡下条件简陋,为了迅速取出鼻腔异物,余永晟全程跪在地上帮患儿操作。
年广州市对毕节地区开展“5+2”帮扶计划,即五个重点学科加两个中心(急救中心、重症中心)的建设。虽然泌尿外科由于底子薄弱,未被医院的五个重点学科当中,但是余永晟也主动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协助急诊和重症两个中心的建设。计划完成后,医院的场地建设、科室布局都有所改善,急救中心焕然一新,医务人员的力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余永晟的原定帮扶时间为8个月,考虑到百里杜鹃地区的泌尿外科底子薄弱,培养人才也需要时间,他主动延长帮扶时间至一年,帮助该地区提高医疗技术。余永晟就这样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坚守岗位、奉献爱心,为百里杜鹃管理区医疗卫生健康高效发展贡献了光和热。
本文来源:增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