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病史采集:尿频、尿痛,急性膀胱炎。
病例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
女性,28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半年伴有牙龈出血,有感染发热表现,加重伴活动后心悸半个月。
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
润,一直未予诊治,近半个月来加重,伴活动后心悸,医院检查示
血红蛋白减低(具体不详)。查体:T36.5℃,P次/分R18次/分
BP/80mmHg。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
大,巩膜未见黄染,睑结膜和口唇苍白,双肺未见异常,心界不大,心
率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65g/L,WBC:3.5×/L,N0.40,M0.03,
Plt:×/L,尿蛋白(—),尿镜检(—),血清铁、铁蛋白增高,
总铁结合力降低网织红细胞减低
第二站:锁骨上淋巴结触诊,呼吸运动,肝脏触诊,操作吸氧。
第三站:房颤,湿罗音,正常心电图,梨形心,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T:肝癌。
病史采集
一、问诊内容
(一)现病史
1.根据主诉及相关鉴别询问
(1)发病诱因:有无劳累、受凉或憋尿,有无接受导尿、尿道器械检查。
(2)尿频:排尿频率,每次排尿量。
(3)尿痛:性质、程度和出现的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
(4)血尿:尿色,有无血凝块,是否为全程血尿,呈间歇性或持续性。
(5)伴随症状:有无尿急、排尿困难,有无发热、盗汗,有无腰痛、腹痛及放射痛,有无其他部位出血。
2.诊疗经过
(1)是否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尿常规、血常规、尿培养、腹部及泌尿系统B超。
(2)治疗情况:是否用过抗菌药物治疗,疗效如何。
3.一般情况:发病以来饮食、睡眠、大便及体重变化情况。
(二)其他相关病史
1.有无药物过敏史。
2.有无尿路感染反复发作史。
3.与该病有关的其他病史:有无结核病、糖尿病、尿路结石、出血性疾病、盆腔疾病病史。有无外伤、手术史。月经与婚育史。
病例分析
一、初步诊断
1.再生障碍性贫血
二、诊断依据
1.再生障碍性贫血
(1)病史:有贫血(头晕、乏力)、出血(牙龈出血、四肢皮肤出血点)和感染(发热、咳嗽)表现。
(2)查体:贫血貌,双下肢皮肤出血点,口唇苍白,肝脾不大。
(3)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4)血清铁、铁蛋白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
三、鉴别诊断
1.巨幼细胞贫血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四、进一步检查
1.骨髓细胞学检查+铁染色。
2.淋巴细胞亚群。
3.骨髓干细胞培养。
4.必要时骨髓活检。
5.Ham试验和血细胞CD55、CD59阴性率测定。
6.胸部X线片检查。
7.肝、肾功能检查。
五、治疗原则
1.成分输血以纠正贫血和出血。
2.雄性激素、造血生长因子促进造血。
3.环孢素等免疫抑制治疗。
4.造血干细胞移植。
5.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锁骨上淋巴结触诊
锁骨上窝被检查者头稍前屈,检查者双手四指并拢,左手检查右侧,右手检查左侧,由浅入深进行滑动触诊。
呼吸运动
1)正常的呼吸运动:胸式呼吸多见于成年女性;腹式呼吸多见于成年男性及儿童。
2)呼吸运动类型变化及其临床意义:①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肺及胸膜炎症、胸壁或肋骨病变;②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见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巨大肿物、妊娠。
3)呼吸运动强弱变化的临床意义:①呼吸浅快:见于肺、胸膜疾患,呼吸肌运动受限(月扁肌瘫痪、肠胀气、大量腹水).;②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Kussrnaul呼吸。4)两侧呼吸动度变化:两侧呼吸动度不对称时,呼吸动度弱的一侧往往为病变侧,如肺炎、胸膜炎、胸水、气胸等。
肝脏触诊
肝脏触诊:触诊肝脏时,右手三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示指和中指末端与肋缘平行地放置在脐右侧,估计肝脏巨大者应放置于右下腹部,被检查者呼气时手指压向腹深部,再次吸气时手指向上向前迎接下移的肝缘。如果没有触到肝脏则手指上移,重复上述的动作。,如此反复,直到触到肝脏或肋缘。肝下缘需要在右锁骨中线和前正中线触摸。可采用双手触诊。注意:以示指的外侧接触肝脏;勿将腹直肌和肾脏误认为肝脏;手指上抬速度要慢于吸气速度。触到肝脏后要注意其大小、硬度、表面情况、压痛、边缘情况、搏动、摩擦感、震颤等。肝肿大的测量:
1)第一测量:右锁骨中线上,肝上界(肝相对浊音界)至下缘之间的距离。
2)第二测量:右锁骨中线上,肝下缘距肋弓的距离。
3)第三测量:前正中线上,剑突基底部至肝下缘的距离。正常肝脏:肋下≤lcm,剑下≤3~5cm,上下径9~11cm.弥漫性增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虫病。
局限性增大:见于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
操作吸氧:(以中心供氧的鼻塞法、面罩法操作为例)
操作前,要带好帽子、口罩、向考官口述洗手。
操作者将所用物品携至床旁,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病人同意后,取手电筒检查患者双侧鼻腔,观察鼻腔粘膜有无感染、出血等异常情况;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取无菌棉签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润,用于清洁病人鼻腔,注意,每侧鼻腔只用一个棉签。
清洁病人鼻腔后,安装氧气湿化瓶,先将湿化瓶上的氧气输入接口与中心供氧装置连接,然后用无菌纱布持“湿化管”进行连接,连接以后,再将无菌生理盐水缓缓倒入湿化瓶中,只需倒满瓶身的1/3~1/2即可,同时安装好瓶身待用。注意此时不要打开氧流量开关。连接鼻塞式吸氧管:
安装好氧气湿化瓶后,打开一次性吸氧管包装袋,找到吸氧管末端的接口,与湿化瓶左侧的氧气输出口连接,然后打开氧流量开关,调节流量(每分钟2~4L);完成上述步骤后,检查吸氧管是否通畅,将吸氧管放入装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治疗碗中,若有气泡溢出,表示吸氧管通畅,若无气泡溢出则表示吸氧管阻塞,需要及时更换吸氧管。确认无误后,再将吸氧管的鼻塞缓缓插入病人鼻腔,调整吸氧管的松紧度,协助病人整理好衣物,询问病人感受,交代注意事项。
连接面罩式吸氧管:
安装好氧气湿化瓶后,将面罩吸氧管末端连接在湿化瓶左侧的氧气输出接口处,调节好氧气流量(每分钟6~8L),连接面罩,最后将氧气面罩置于患者口鼻部,调整好位置,松紧适度。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询问病人感受。
最后,在给氧记录单上,填写给氧的时间及氧流量,并将记录单悬挂在中心供氧装置上。其他吸氧方法:
1.鼻导管式吸氧法,鼻导管吸氧与上述介绍的吸氧方法步骤相同,只是插入鼻腔的深度不同,需要注意的是鼻导管插入的估算长度为:鼻尖至耳垂或外耳道口距离的2/3,这个深度,位置达到了病人的鼻咽部,而其他吸氧法只需插入到鼻前庭即可;相比而言,鼻导管式吸氧法由于插入位置过深,病人耐受性要相对差一些。
2.氧气枕式吸氧法:主要用于短途、便携供氧使用;氧气枕为一长方形橡胶枕,枕的一角连接有橡胶管,管上设有调节夹,用于临时调节氧流量;使用时,将氧气枕上的橡胶管,连接湿化瓶的“进气口”,输出口则与吸氧管连接,供病人使用。
第三站:
房颤,
湿罗音,似水泡声音
正常心电图
梨形心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肝癌
廊坊文都医考中心凭借科学的课程设置、务实的教学作风、专业的名师团队、权威的辅导教材、领先的课件制作技术和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为广大考生精心打造出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药师、护士执业、卫生职称资格考试权威辅导课程。廊坊文都医考中心北京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小儿白癜风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