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华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
上海市耳鼻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简介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鼻骨骨折相关的诊疗现状,我们对近10年来与鼻骨骨折相关的国内文献进行了检索。
本次检索使用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检索平台等检索工具。
应用:“鼻骨骨折”、“鼻外伤”、“歪鼻畸形”、“后天性鼻畸形”、“鼻中隔骨折”、“鼻畸形矫正”、“鼻骨复位”、“鼻整形术”等相关检索词进行检索。
检索连接词用“和”或“AND",检索语言为汉语。
所有论文均经2名评审人员进行检索和审阅,未对出版形式加以任何限制,2名审阅人员均对检索结果达成%认可。
在最初检索的篇文章中,排除重复标题的文章篇,对剩余篇文章进行审阅。
排除标准如下:
(1)病例数目10例;
(2)研究内容与鼻骨骨折完全无关;
(3)与基础研究、动物实验相关;
(4)数据不完整、难以提取;
(5)研究对象为非鼻骨骨折患者;
(6)存在研究设计相关缺陷,质量不佳。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章篇,排除篇。
同一临床资料从不同角度发表的多篇论文只取其中1篇。
对所纳入的篇文章进行简单归类:与诊断相关的文章有39篇,与分型相关的文章有4篇,与治疗相关的文章有55篇,与诊断和治疗均相关的文章有14篇。
针对文献中涉及的鼻骨骨折诊治中的诊断、分型、分期、手术最佳时间和术式的选择问题,逐一分析如下。
1
鼻骨骨折的诊断
回顾近10年来的相关情况,目前鼻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传统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X线片,但由于X线片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可能延误临床诊治。
张秋航中认为,即使在临床上X线检查结果为阴性,亦不能完全排除鼻骨骨折。
近年来CT、尤其是多层螺旋CT在图像处理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
相对于X线片而言,CT的密度分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助于观察鼻骨骨折相关的局部细微改变。
此外,原有图像经过后期的三维重建,损伤部位情况可以立体的方式显现。
钟振华等、黄炎标等,通过研究均发现CT对于鼻骨骨折的诊断明显优于X线。
张锦华4亦认为,螺旋CT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目前检查和诊断鼻骨骨折的最好方法。
近年来,B超作为一种影像学的检查方法,也逐渐应用于鼻骨骨折的诊断。
有研究表明,高频灰阶超声与CT在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文献显示,目前国内大多数鼻骨骨折的影像学
检查依靠CT扫描,医院CT设备的普及率甚高。
CT平扫的费用合理且诊断价值高,建议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首先考虑。
2
骨折分型
我国有关鼻骨骨折的分型均建立在CT检查的基础上,但尚未统一。
姜传武等,根据直接骨折征象(directsignsoffracture,D)、间接骨折征象(indirectsignsoffracture,I)和有无伴发邻近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