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本组31例(33眼)。男5例,女26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5岁,平均48岁。其中特发性泪囊炎25例(27眼),外伤性慢性泪囊炎5例(5眼),泪囊粘液囊肿1例(1眼)。31例患者除2例双眼患病外,其他均为单眼。患病时间短者半年,长着3年。
患者进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观察5-10天,经多次泪道冲洗后泪道仍不通畅,仍有溢泪症患者,行泪道置管术。取直径为0.1cm医用硬膜外麻醉导管5cm,加热后弯成近90°弧形,在中部缝置5-0丝线预置备用。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0.5%丁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1%丁卡因加1%麻黄素棉签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及收缩,泪囊区浸润麻醉,麻醉满意后,打开原切口,充分暴露泪囊腔,庆大霉素盐水冲洗。将导管向下通过鼻骨骨孔插入鼻腔,从导管上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畅通后,剪去多余导管,使导管上端位于下泪小管内距泪小点约3mm处,下端位于鼻腔内,经鼻内镜检查,见导管位于下鼻道,位置固定,保留鼻腔内导管长约1cm,无接触鼻腔黏膜。用预置线将导管缝合固定于泪囊壁上,逐层关闭术口,泪囊区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结膜囊、鼻腔局部点药、每日冲洗导管保持导管畅通及全身抗炎治疗。
结果
本组31例(33眼)术中均成功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术后定期复诊,少者1周,多者1个月。置入管固定鼻腔端,通过鼻内窥镜检查导管无移位,未对鼻黏膜造成损伤。随访1年无溢泪、无流脓、无排斥反应,泪道冲洗通畅,患者自觉症状良好。
讨论
在施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慢性泪囊炎病例行泪道置管术,观察疗效,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并发症,泪道探通均通畅。
利用麻醉导管的扩张和保留,促使泪道鼻腔吻合口上皮化、管道化,防止创面粘连再堵塞。由于泪道留管材料为麻醉导管,组织相容性较好,植入后未见到泪道黏膜增殖发白及排斥反应的发生;制作材料价格低廉,方法简单,易于消毒处理。
总之,对于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再次阻塞,采用该术式可解决患者溢泪之苦,患者乐于接受。鉴于泪道置管术操作较泪囊鼻腔吻合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更少,效果好,可以考虑将泪道置管术作为慢性泪囊炎治疗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关阅读
泪道冲洗的误诊病例分析
激光泪道成形术失败的再手术
双眼全泪道阻塞病例观察及护理
CT诊断眶内木质异物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