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对13岁的吉林市九中学生刘博弈的爱心捐款“任性”地疯涨着。
这场“圈”里跳跃指尖的救助温暖着这个城市,融化着这个冬天,不到两天捐款达35万元。
父亲白血病花费60万元儿子脑脓肿又急需50万的手术费
刘凯,刘博弈的父亲,年的5月,被查出急性白血病,在朋友的帮助下辗转天津血研所北京,花费60余万元,用父亲哥哥的干细胞成功地做了移植手术,现在还在恢复阶段。目前没有丝毫的免疫功能,每天靠大量的药物维持治疗,生活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然而,当他们一家三口还没有完全从生活的阴霾中走出来时,儿子刘博弈又得了重病。
年12月28日晚,本来在准备期末考试的刘博奕突然觉得头痛不止,经过确诊,刘博奕患上脑脓肿。而脓肿还在扩大,鼻下、耳窝附近的脓肿有发炎现象,要进行开颅手术。
现在,刘博奕因脓肿扩大,眉骨处的囊肿也发生发炎现象,而左眼也由于脓肿的扩大,有破坏视网膜和失明的危险。
用我的骨髓给爸爸配型就能救爸爸了
刘凯称,刘博弈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当年他患病住院时,当孩子听医生说,如果能找直系亲属,有血缘关系的进行配型,手术后有70%的存活率,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谈话后,对爸爸说,爷爷奶奶岁数大了,妈妈又和爸爸没有血缘关系,用我的骨髓配型吧,这样就能救爸爸了,我能挺住。说到这,刘凯哽咽了……(由于这方面的配型需要年满16周岁才可以,后来选了自己大哥的骨髓来配的型。)
在刘凯住院期间,妈妈姜颖在外面打工挣钱,8岁的他就默默地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煮饭、做家务都难不倒小博奕,是妈妈的得力助手,更是爸爸的“小支使”。一次更是抢着将10公斤重的大米扛上5楼,让爸爸、妈妈看着窝心又难过。
刘博弈的妈妈姜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有一个温暖的三口之家,我们经历过生离死别,由于患重大疾病现在靠政府的救济生活,是社区的底保再保障家庭。可是人生无常,事事难料。如今我们已倾家荡产没有任何积蓄,家里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可以变卖,能借的亲戚及朋友都已借遍了,现在手术费用依然没有着落……
“圈”里跳跃指尖的救助温暖着这个城市
刘博弈家的情况,在 姜颖16岁与刘凯谈恋爱,20岁与刘凯结婚。年,他们有了儿子。平日,靠打工为生的小两口从没吵过架。
姜颖说:“刘凯在生病前,是我的依靠,我在他身边就像个孩子,什么事也不用操心。”
年5月18日,一直低烧不退的刘凯医院。化验血液后,刘凯的血象引起医生的注意。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当年5月22日,在天津市血液病研究院,刘凯被确诊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姜颖说,当时,家里的积蓄还不到1万元。那一刻,她想和丈夫同归于尽。但是,想想可爱的儿子、乐观的丈夫和曾经幸福的家庭,她便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妻子,还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不能让自己倒下。”
危难时,她要卖肾救夫
用借来的钱做完第一期化疗,姜颖回到吉林市卖掉房子、家具和其他能卖的东西,得到20万元。
姜颖在医生那里得知,刘凯的病,如果能找到合适的配型,手术后有70%的存活率,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此时,刘凯的哥哥赶到天津市为刘凯做血液配型。几天后,好消息传来,哥俩的血液配型成功,刘凯可以进行骨髓移植。但是,还差20万元手术费,怎么办?姜颖想出一个办法。
“本人,女,29岁,身高1.73米,体重71公斤,血型A型,身体健康。由于家庭原因,现在迫切需要钱,想出售我的一个肾。如果我能救得了您的生命,我很愿意,同时您也救了我……”姜颖把这个帖子发到网上,受到网友的一致“声讨”。当网友了解到这对儿夫妻的不幸遭遇后,纷纷伸出了援手。
船营区大东街道松北一区的社区工作人员闻讯后,以最快的速度为刘凯办理了最高规格的低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刘凯和姜颖的亲友纷纷走上街头,为刘凯募捐。
姜颖说:“有一个老奶奶领着孙子去大东门,为刘凯捐了元。朋友说起这件事,我特别感动。”
姜颖说,刘凯生病前为了帮助别人,曾加过两个QQ群。得知刘凯生病,众网友先后为刘凯捐了多元。
为省钱,她一天只吃3个馒头
年9月13日,是刘凯和姜颖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那天,在北京医院,医生给刘凯做了骨髓移植手术,让刘凯重新拾起生的希望。
手术前,在隔离舱内进行放疗、化疗的刘凯,已经十分虚弱,无力起身。在隔离舱里分不清白天黑夜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姜颖微笑的脸。
姜颖说:“我每天都趁着进去送饭的机会,多待一会儿。他要是没有力气说话,我就给他讲笑话,让他开心一点儿,好受一点儿。”
手术后,艰难地度过急性排异期、高感染期后,刘凯需要补充大量营养。为了给丈夫补充营养,姜颖买了一辆旧自行车,医院附近租了一个做饭的灶台,每天给刘凯做饭、送饭。
刘凯说:“手术后的一天,姜颖给我看她用手机拍的照片。照片里,她围着围脖、戴着口罩、拎着一个大保温饭盒。姜颖笑着说,她是一个快乐的送饭员。听了这话,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在刘凯住院期间,姜颖为了省钱,每天只吃3个馒头,每个馒头3毛钱;每天睡在租来的铺在地上的泡沫垫子上。一些亲戚朋友劝她,你还年轻,不能人财两空……但是,姜颖深深地爱着刘凯,仍然筹钱为刘凯治病。
夫妻俩终于可以和医生说再见了
年1月,在成功度过一个个危险期后,姜颖终于扶着刘凯在春节前回到了吉林市。回到家,看到可爱的儿子和久别的亲人,姜颖和刘凯都感到劫后余生的幸福。
“老公的病好了,让我感到很欣慰,当时的坚持是对的。现在每天早晨,他都能给孩子做简单的早点。他偶尔下楼溜达,但是必须在不冷不热、没雨没风的天气。他犹如七八十岁的老人步履蹒跚,最困难的是上楼,需要休息五六次……”在日记中,姜颖这样写道。
因为做完移植手术,刘凯血液的各项指标需要几年才能恢复,所以姜颖不敢对丈夫的病情使用“康复”等字眼。她知道,对白血病患者而言,手术后仍然有复发的可能。
刘凯出院前,刘凯的主治医生对刘凯和姜颖说:“手术后两年,患者的病情会趋于稳定。那时,你们就可以跟我说再见了。”
年9月13日,是刘凯做骨髓移植手术两周年纪念日。顺利熬过身体各器官多次排异后,夫妻俩终于等到可以跟医生说再见那一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