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芳疗师,经常看到一种精油的功效为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这个时候就有些迷惑了,到底这三种有什么区别呢?用听得懂的人话是对那种疾病有效果呢?
我们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内都有细胞核。而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故又称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少,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而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生微生物。
1病毒病毒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只是一小段遗传物质,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复制增殖,在体外一般会休眠,但一旦成功感染就与细胞结合在一起,难以杀灭。一般用干扰素对抗病毒,然而现在滥用严重,危害不可估量。
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肝炎、呼吸道病毒、带状疱疹等等层出不穷。
病毒的种类很多,并且还在日益更新的状态,总是道高一丈,魔高一尺。所以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是抵抗病毒感染的唯一有效手段。目前对大多数病毒感染缺乏特效药物治疗,因此提高免疫是预防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2细菌细菌是可以独立生活的,只要有合适的外部环境就能生长繁殖。但它有细胞结构,杀死它的手段比较多一些,例如盐水就能破坏许多细菌的细胞膜。一般用抗生素对抗细菌,然而滥用也很严重。很多发炎病症,都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
最常见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的如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还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氏杆菌、产气杆菌和绿脓杆菌等。
皮肤细菌感染-皮肤表面普遍存在着金黄色和表皮葡萄球菌,因此皮肤最多见的感染系由葡萄球菌引起,如疖、毛囊炎等。严重的感染可发展到皮下组织形成蜂窝组织炎或痈等。其次可见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感染,除后者感染皮下有气发展较快外,其他感染局部皮肤均有红、肿、热、痛,或有脓肿形成。
泌尿细菌感染-有膀胱炎、肾盂肾炎、盆腔炎及附件炎等。病原菌同腹腔感染,亦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
眼、耳、鼻、喉、口的细菌性感染-眼的细菌性感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的结膜炎、泪囊炎等。耳的细菌性感染有外耳道炎及中耳炎。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易引起耳源性脑膜炎。鼻的细菌性感染有鼻前庭炎、鼻窦炎。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厌氧菌及流感杆菌亦可引起鼻窦炎。喉部的细菌性感染,扁桃体炎最常见,其他尚有咽旁及咽后壁脓肿,病原菌主要是链球菌及葡萄球菌。口腔的细菌性感染以牙周炎和牙龈脓肿最多见,腮腺炎、颌下腺炎少见。病原菌主要系厌氧的消化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等。
3真菌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4类: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前二者合称为浅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称为深部真菌病。
浅表真菌病-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
皮肤真菌病-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
皮下组织真菌病-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的播散全身的危险。
系统性真菌病-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累及组织和器官,甚至引起播散性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接合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等。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