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m.39.net/pf/a_4580332.html
4月10日,温州医科大学医院的手术室里,一个仅7天大的新生儿正在接受一台由四个科室医护人员参与的联合手术——鼻内镜下泪囊造袋术。
虽然难度不小,但在主刀医师精巧熟练的手法下,手术顺利推进。四位来自不同科室的医师,十足默契的配合,丰富的经验和充分的术前准备,让这台手术十分成功。
环环相扣,多科辗转终确诊时间回到一周前,这个在温州医科大学医院落地的宝宝由于呼吸困难,转入该院新生儿科。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陈鲜威接手了这个孩子。
“患儿来的时候脸色发青,观察呼吸状况,初步判断是肺部问题。我们给他上了无创呼吸机,但是机器波形不正常,氧气根本无法送入肺部。”陈鲜威敏感地察觉到,问题并不在肺部,而很可能出在上呼吸道。
如何验证这个猜测?陈鲜威用到了病房里随处可见的棉签。“棉絮在鼻孔处纹丝不动,基本上可以确认是鼻腔不通的问题。”
“新生儿内科我们很专业,但耳鼻喉的问题必须要请到专业科室的专家帮忙。”陈鲜威当机立断,即刻联系了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倪丽艳联合开展诊疗。
了解病情后,倪丽艳马上对患儿进行了鼻内镜检查。“新生儿鼻腔很小,检查难度很大,对操作要求很高,小心做完之后,基本可以断定是鼻泪管囊肿,但是这个位置又涉及到了眼科。”
情况变得愈发复杂,倪丽艳随即联系到眼科主任医师郑穗联,请她也参与进来,一起研究患儿的磁共振成像报告。三科专家的联合诊断下,患儿被确诊为双侧的先天性泪囊突出,也就是双侧鼻泪管黏液囊肿。
“先天性泪囊突出是一种较罕见的眼、鼻相关疾病,原发于先天性泪道阻塞,一般症状表现为內眦部肿物和溢泪,而症状仅表现为呼吸困难的病例更是罕见。”郑穗联表示。由于和新生儿湿肺症状相似,一旦被误诊为肺炎而大量使用抗生素,后果将不堪设想。
强强联手,同心协力显默契确诊之后,三科专家联合分析了囊肿情况,得出必须手术的结论,麻醉科主任医师刘华程随后加入了这个团队,参与手术麻醉方案的制定。
大量的文献参考、充分的病例研究、缜密的方案设计、细致的预后讨论……新生儿科、耳鼻喉科、眼科、麻醉科这四个科室,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竭尽所能做着努力。
依托于完善的联诊机制和医师们的丰富经验,一套精心设计的手术方案很快呈现在患儿家长眼前。
“7天大的孩子做全麻手术,当然会担心。但是医生们很仔细地给我讲解了方案,加上这边新院区,手术器械都很先进,我觉得还是很值得信任的。毕竟这么多专家一起坐阵,我的担心减少了很多。”患儿家长没有纠结,很快定下了手术日期。
4月10日上午10点,由倪丽艳主刀,刘华程麻醉,陈鲜威、郑穗联协作,患儿被推入手术室。无论是医师还是家长,都充满了信心。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手术顺利结束。刘华程主任这才告诉记者,由于新生儿特殊的气管结构和生理状态,气管插管麻醉操作难度极大,从用药量、用药速度和精准度,到实时监控快速变动的各项指标,对麻醉医师的要求极高。
“稍有差池,便会酿成大祸。在这场全麻高风险手术中成功守护体重3千克的新生儿,我们麻醉团队展现实力,经受住了考验。”
术后,一周时间很快过去。“经过抗炎治疗,减轻局部水肿,患儿已经基本可通过鼻腔呼吸。”陈鲜威说。
在这段时间里,该院医护人员以专业、细心的术后护理,呵护着患儿。
“成功完成这台对手术技术、麻醉和设备及术后护理要求极高的手术,可以证明,我院成熟的多学科联诊机制,能够为台州新生儿疑难病症开辟一条全新的救治通道。”倪丽艳说。
来源:台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