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弃股买基的原因,第一是股票太复杂,很多人不懂,担心被割韭菜;第二是大部分90后入市后,遇到的第一波牛市是在年,那时候基金已经比较发达了,部分投资者延续到现在就会有思维惯性。第三是年确实是基金行情非常好的一年,他们尝到了甜头,强化了投资资金的认知。
来源
证券时报网
中国结算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年12月新增投资者账户数量为.18万,同比增长.39%。年全年新增投资者数量为.25万个,较年全年新增投资者数量之和增加36%。
股民又开始跑步入场?券商对此感受如何?新增开户的投资者人群有哪些?新入市人群有哪些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营业部人少绝大多数业务可线上办理
在深圳市宝安区前进路的中信建投证券营业部,记者看到,偌大的营业部有三位工作人员坐班,但极少有客户来办业务。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绝大多数业务都可以在网上办理,只有极少的临柜业务需要来现场,她主要在现场做一些客户的引导、解释工作,“很多东西,你来现场,我也只是要教你怎么样在网上操作,现场是没办法办理的。”
在国信泰九宝安分公司,一名客户正在开户,还有一名客户在等待,准备办理第三方存管账户变更。现场值班经理告诉记者,其实这两名客户要办的业务,都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办理,完全没有必要跑现场。“还是有部分客户不熟悉线上业务的范围,以为要来现场,我们都会给他们解释清楚,下次就不用再跑了。”
那像融资融券这种必须临柜办理的业务,近期有没有出现办理人数的增加呢?接受记者采访的投顾大多表示,感受不是特别明显。一规模排名前三的券商客户服务团队负责人介绍,本来符合两融资质的客户比例也不高,该开的已经开了,现在零星会有人来办理。“现在客户也精明,两融利率8个多点,信用贷还只要4个多点,吸引力不大。”
一中部地区的投顾表示,身在营业部并没有感受到开户数特别火爆,“该开户的基本都开过了吧,现在行情火爆应该不会在开户数上反应,而是在基金认购上。”
1月20日晚间,17家券商公布了年未经审计业绩,九成券商年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东方财富证券、东海证券等净利润同比翻倍。由此可见,证券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这与券商业务的互联网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年8月14日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租用第三方网络平台开展证券业务活动管理规定(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更是提到了“网络空间经营场所”这一说法,正是对券商业务线上化的肯定。
“对我们来说,客户在哪里,经营场所就在哪里,处处都是网络空间经营场所,人人都是证券营业部”。有投顾贴切地形容当下与客户的关系。
开户人群90后居多对基金热情空前
“我们每周开会都会展示开户数据,今年以来的数据比去年好很多。”华南一大型券商投研团队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去年底至今年初这一段时间,从后台可看到,投资权益类资产的客户,增长非常明显。
他表示,开户人群基本以中青年为主,90后居多,这些年轻一代的特点是对基金热情空前,即使开了证券账户,也是以买基金为主,股票相对较少。“虽然银行、第三方平台这些也能直接买基金,但主要是场外,不能买ETF,如果想场内场外一起做,还是开个证券账户方便。”
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弃股买基的原因,第一是股票太复杂,很多人不懂,担心被割韭菜;第二是大部分90后入市后,遇到的第一波牛市是在年,那时候基金已经比较发达了,部分投资者延续到现在就会有思维惯性。第三是年确实是基金行情非常好的一年,他们尝到了甜头,强化了投资资金的认知。
部分老股民也不再一味自己炒股,而有逐渐向基金靠拢的趋势。“比如说去年基金收益的中位数达到50%左右,有多少股民能达到这个水平呢?自己炒股票又累又不赚钱,老股民教训多了,也就开始配置基金了。”资深投顾胡先生向记者表示,他所负责跟进的客户中,他作了一个统计,年配置了基金的股民,平均收益在30%—40%,如果没有配置基金、纯炒股的客户,平均整体盈利是10%左右。“去散户化的进程正在加速推进中。”
向客户推荐基金产品,已经成为各个投顾人员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