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师笔试历年考题50道

历年考题50道

1.与拔除下颌阻生智牙相关的局部解剖特点是以2个根最常见2.属于牙种植体结构分类的是一段式种植体3.种植手术中制备种植窝时,骨床温度不应超过47度4.根据年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社召开的种植义齿研讨会上提出的标准,成功种植的横行骨吸收不应超过种植体长度的三分之一5上颌骨,面中部骨折易并发颅脑损伤,颅底骨折可有脑脊液鼻耳漏6.发生呼吸困难时,“三凹征”出现的部位是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7.口腔颌面部清创术的主要步骤依次为清洁创口周围皮肤,麻醉,冲洗创口,消毒铺巾,清理创口,缝合7,中指肌腱化脓性腱鞘炎蔓延引起掌中间隙感染7,发音时,软腭肌群收缩使软腭上抬,形成腭咽闭合,此时软腭的中后三分之一交界处与咽壁贴合。8.口腔颌面部常见的癌前状态不包括口腔黏膜阿弗他溃疡9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多发性角化囊肿,皮肤基底细胞痣,小脑镰钙化,分叉肋,眶距增宽10.如拔牙过程中远中根根尖折断,正确的处理为用根尖挺取出断根

男,60岁。粘连性肠梗阻5天,出现呼吸深快。查体:血压90/60mmHg,面部潮红,心率次/分,腱反射减弱。实验室检查:血pH7.20,血浆HCO3-15mmol/L。11.该患者酸碱失衡诊断为代谢性酸中毒12.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措施是静滴5%碳酸氢钠13.输液后,如果患者出现手足抽搐,应立即静脉注射地西泮,男,30岁,寒战、发热7天,体温最高达39.8℃,24小时内体温波动超过2℃,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14.该患者发热的热型属于弛张热15.可出现该热型的疾病是败血病16.该患者在体温上升期的临床特点不包括皮肤潮湿17.术中种植体表面应避免的污染物不包扩血渍18.保证种植体愈合无干扰的措施中,错误的是种植体应高于骨面19.选择的种植体长度应至少为8-10mm,女,66岁。发现舌根右侧肿物4个月。检查:舌根右侧可见浸润性肿物,直径3cm,质地较硬,触痛明显。右侧颈深上可触及一直径2cm大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活检结果为鳞状细胞癌。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0.临床TNM分期为t2n1m.最佳治疗方案是综合疗法22.最常发生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肺,男,4岁。出生后即发现腭部裂开,检查见腭垂、软腭及部分硬腭裂开,牙槽嵴完整。23.该患儿应诊断为不完全性腭裂24.兰氏法腭裂修复术中,凿断翼突钩的目的是松弛腭帆张肌的张力25.瘘口最常出现的部位是软硬腭交界处

男,12岁。渐进性张口困难6年,6岁时有明确颏部外伤史。26.该患者存在张口困难,最容易累及的咀嚼肌是咬肌27.检查证实为右侧颞下颌关节强直,不会出现的体征是右侧面部扁平

28.X线证实患侧下颌切迹存在,应选择的手术方法是下颌切迹以下,下颌孔以上截开,切除15mm以上骨质

男,27岁。颌面部外伤后急诊。检查:神志清晰,烦躁不安,下唇软组织撕裂,下颌骨多发骨折,咬合关系紊乱,下前牙松动,上颌未见明显异常。29.处理时首先要注意呼吸道通畅30.该患者一般不会出现脑脊液鼻漏31.若有髁突颈骨折引起大出血,可能损伤的血管是颞浅动脉上颌动脉,男,30岁。要求拔除左下智牙。检查:8为Ⅱ类低位垂直阻生,根尖片示远中根根尖部向近中弯曲,接近下颌管。32.拔除该牙时,需要麻醉的神经有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33.拔除该牙的阻力来源不包括来自邻牙的阻力男,56岁。1周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5天前右侧下颌下区出现多个肿大淋巴结,3天前右侧下颌下区开始肿痛,服用抗生素。但右侧下颌下区肿胀进一步加重,逐渐出现波动感。35.该区域感染属于腺源性感染36.目前感染的间隙是右侧下颌下间隙37.判断脓肿形成的首选方法是触诊38.进一步发展,可能造成的最危险情况是窒息女,30岁。因左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行患侧下颌骨切除+游离腓骨移植术修复。39.此移植术属于血管吻合游离骨移植术(助理不考)40.术后对植入骨瓣表面的皮岛进行观察,判断动脉危象可靠的依据是针刺出血试验41.对深部的植入骨血运进行Doppler监测,应该持续至术后5-7天42.女,23岁。突发寒战、高热、腰痛伴尿频、尿痛3天。查体:T39.1℃,BP/75mmHg。右肾区叩痛(+)。尿蛋白(+),尿白细胞20~25/高倍视野,白细胞管型0~3/低倍视野。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肾盂肾炎43.女,35岁。支气管哮喘患者。2天来活动耐力下降,夜间憋醒。查体:半卧位,喘息状,口唇发绀,双肺满布哮鸣音。不宜采用的治疗是使用β受体激动剂44.男,65岁。持续胸痛5小时,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查体:心率45次/分。实验室检查:血肌钙蛋白Ⅰ升高。最可能的诊断是急性心肌梗死女,69岁。拔除7劈裂牙时使用2%的利多卡因局麻。因麻醉效果欠佳,反复补充注射。注射第4支5ml利多卡因后,患者出现面色潮红,心率加快,精神紧张。45.最可能的诊断为中毒46.最可能的原因是单位时间内注射药量过大47.男,36岁。发现左侧颈上部无痛性、时大时小肿块6年。偶有胀痛感,疼痛时肿块增大发硬。有低热。B超提示为囊性占位,穿刺抽出混浊液体。活检见病变内衬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含大量淋巴组织。首先考虑的诊断是鳃裂囊肿48.男,43岁。规律性上腹痛4年,再发2周,呕咖啡样物、黑便1小时。腹痛于冬春季反复出现,餐后1小时左右发作,餐前缓解。查体:神清,腹软,剑突下压痛(+),肝脾未触及。最可能的诊断是胃溃疡并出血49.女,26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2个月。月经量增多1年。血常规Hb72g/L,MCV75fl,MCHC31%,WBC4.3×/L,分类正常,Plt×/L。最可能的诊断是失血性贫血

▼更多精彩推荐,请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
白癜风治疗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e7en-design.net/benzzl/31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