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天天是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平时喜欢大喊大叫,最近2个月学了跆拳道,更是经常一边比画一边吼,威风无比!可是每次上完课回家都嗓子沙哑、讲话费力,甚至出不了声……妈妈带天天来到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接诊的咽喉头颈专科主任梁发雅副教授经过详细的嗓音评估和动态喉镜检查,发现天天的嗓音质量变差,原因在于双侧声带中前三分之一处小结样隆起,导致声带闭合不好。
经过与耳鼻喉科关中教授讨论后,梁发雅认为天天的病程较短,小结主要为水肿样的改变,可先尝试嗓音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在嗓音治疗师的教导下,经过8周的嗓音训练及药物治疗后,天天双侧小结基本消失,声音也恢复了正常。
爱吵爱叫孩子声带更“脆弱”
关中解释道,儿童的喉结构与成人不同,喉较小,位置相对高,会厌形状更卷曲,声带膜部比例小,声带分层结构尚未发育成熟,声门及声门下黏膜易水肿。儿童发声障碍的病因可归为解剖结构异常、先天性、炎症、外伤、肿瘤、神经性和功能性原因等。绝大部分儿童的嗓音问题是行为性的,主要是用声方式和用声习惯不当造成的。
人在说话时,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一天撞击次数可达数百万次,而大多数儿童爱吵爱闹,精力十足,再加上用声不当,例如大喊大叫、学动物怪声、说话和唱歌“捏着嗓子”等,会造成声带在每次撞击时过于剧烈,声带长期剧烈的碰撞,摩擦容易出现充血、水肿、小结、息肉等。
发现孩子声音沙哑家长应该这么做
梁发雅表示,儿童声音沙哑会影响沟通质量,持续加重可能对其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大部分原因为声带小结引起的“喊叫性声嘶”,但也需注意鉴别声带囊肿、喉乳头状瘤、儿童鼻窦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咽喉返流等疾病。因此,除了进行嗓音质量方面的检查外,还需进行纤维鼻咽喉镜、动态喉镜等检查,了解上气道的状态,综合评估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目前临床上针对儿童嗓音疾病,尤其是声带小结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行为学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应注意行为学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手术治疗多针对声带囊肿、乳头状瘤,不是声带小结治疗的首选。
一般在声带小结处于水肿期时,通过药物的抗炎,消肿等作用,声音沙哑症状会好转。但是,声带小结有时并未完全消失,而且会掩盖发声行为不良的问题,导致家长们进入“小孩声音沙哑用点药就行”的误区,忽视了对儿童发声行为的纠正,继而声带小结逐渐纤维化引起持续性声嘶,影响小孩的言语和沟通能力。因此,梁发雅提醒,声带小结治疗需要谨遵医嘱,切勿掉以轻心。
儿童日常护嗓这12招学起来
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日常的嗓音保健,专家建议这样做:
1.尽量避免大声说话、喊叫、争吵;
2.不要模拟怪声说话;
3.不要长时间用耳语(悄悄话)说话;
4.克服清嗓子的坏毛病,及时治疗上呼吸道过敏和炎症性疾病;
5.在嘈杂的环境中少说话或不说话;
6.变声期避免高调、高音量发声
7.感冒、月经期、身体疲劳时少说话;
8.说话时间不要太长;朗读、说话时的响度和速度要适当;
9.禁止挤、卡、压你的喉咙说话;多喝水,每天至少八杯;忌烟酒;少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
10.少吃刺激性食物如油炸、辛辣、核仁类等食品;
11.睡觉前3小时要空腹,避免胃酸、胃蛋白酶、胆汁等反流到咽喉部引起声带水肿、咽异物感等不适;
12.尽量回避吸烟、污染、干燥、嘈杂的环境。(记者任珊珊)
小妙招教你护好喉咙
1、饮水适量
适量喝水,一天保证喝6杯水,保持体内水的平衡可以充分地滋润声带,避免饮用酒精和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小贴士:一旦觉得嗓子有些沙哑可以在水中放一颗胖大海,来养护嗓子,喝热水不要喝太烫的。
2、清淡饮食
饮食要注意,尽量吃清淡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特别是不要吃(如辣椒、大蒜头、生姜等)辛辣食物,这些食物影响你的嗓子。除此以外,也不要吃诸如油炸类等坚硬、干燥的食物,以免对嗓子造成机械性损伤。
3、充足睡眠
不留恋酒吧、夜店等室内空气浑浊的社交场所,杜绝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咽喉疾病的发生。
4、勤漱口
养成良好的漱口习惯,每天早上、饭后及睡前都要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咽部清洁。淡盐水漱口还可以减少咽喉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炎症。
5、勤锻炼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通过有氧运动来提高自己的身体体质,增加疾病的抵抗能力,避免咽喉疾病的发生。
6、注意从饮食中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如缺乏维生素A,鼻咽喉部易发干、发炎。如缺乏维生素C,易导致鼻黏膜出血和声带无力。B族维生素能维持耳鼻喉的正常功能。
7、合理用嗓
不要过度用嗓,讲话的声音要保持正常,即使在嘈杂的区域也不要高声讲话,特别是大喊大叫,更不要尖叫;也不要故意的轻声说话,这对于保护嗓音来说也是不利的。
说话速度不能过快,连续说话时间不能过长,若感觉嗓子发干或者说话嘶哑,那就停止讲话,不要过高或过低,低声讲话。
8、多选用有利于保护嗓子的食物
对嗓子有益的食物有苹果、梨、橘子、香蕉、青萝卜、西红柿、黄瓜、小白菜、大白菜、油菜、芹菜、菠菜、蜂蜜、豆腐、豆浆、鸡蛋等,这些清淡食品有益于润喉、清嗓和开音,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为维持健康有益。
9、食盐具有呵护咽喉的作用,轻微的咽喉炎可用盐水配合药物治疗。
方法如下:当咽喉感觉有轻度不适时,可用淡盐水做晨间漱口剂;当咽喉肿痛时,每日用浓盐水漱口5至6次,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
同时,预防咽喉炎或避免慢性咽炎复发,在饮食上还可常吃绿豆饮品或雪梨浆。绿豆饮品以绿豆、青果、乌梅煮汤加蜜经常服用;雪梨浆以梨、荸荠、白萝卜取汁服用。
推荐:润喉利咽保健茶
1、大海生地茶
胖大海5枚,生地12g,冰糖30g,茶适量。上药共置热水瓶中,沸水冲泡半瓶,盖闷15分钟左右,不拘次数,频频代茶饮。根据患者的饮量,每日2~3剂。
功效:清肺利咽,滋阴生津。
2、橄揽海蜜茶
橄榄3g,胖大海3枚,绿茶3g,蜂蜜1匙。先将橄榄放入清水中煮片刻,然后冲泡胖大海及绿茶,闷盖片刻,入蜂蜜调匀,徐徐饮之。每日1~2剂。功能清热解毒,利咽润喉。
3、金银花麦门冬蛋:
配方:金银花10克,麦门冬10克,鲜蘑菇克,猪肉丝克,干香菇3朵,鸡蛋3个。
制法:将金银花、麦门冬切碎,蘑菇切丁,猪肉丝以少许蛋清抓揉,香菇去蒂泡软,切丝,鸡蛋打散放置碗内。将金银花、麦门冬、蘑菇、猪肉丝、香菇、油、盐、味精等放入鸡蛋内拌匀,隔水蒸15分钟,取出撤
功效:养阴清热,解毒利咽。用法:佐餐食用。
每个人的嗓音都有一定的辨识度,也就是说嗓音是人的"第二张脸"。
那么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第二张脸"?
1.最重要的就是注意休息,不熬夜,保证良好的睡眠。对于长期使用嗓子的人而言,过晚睡眠会对声带造成一定的伤害,也不利于声带的放松、调整。
2.加强体育锻炼,适度地进行户外有氧运动(跑步、游泳等)不但可以增强肺活量,也可以提升身体的免疫功能,避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3.注意所处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要保证环境中的湿度、温度适合人体,避免空气中的粉尘及有害物质进入呼吸道,避免接触化学刺激物和交通尾气,如有必要,应佩戴口罩。
4.尽量用鼻子呼吸,外界的空气在到达嗓子之前,经过鼻腔的加湿和加热,会减少对嗓子的刺激。
5.尽量不用悄悄话的方式发声,研究表明,虽然悄悄话看似不用声带发声,但实际上它比正常说话耗费了更多的气流,强劲的气流反而会造成声带更大的损伤。
6.禁烟限酒,少吃油炸、烧烤及过辣的食物。
7.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多次少量饮水,可以让咽喉咙部时刻保持湿润环境,这样有助于声带的恢复。
8.正常情况下,不要过度发声,大声喊叫、长时间说话及经常清嗓都可以造成声带的损伤。
9.保持愉悦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人处在压力和负面情绪下,喉部的肌肉便无法放松,声音很容易沙哑,要找到合理的解压方式。
10.少吃过酸、过甜的食物,睡前两小时禁食,晚餐不要吃太饱,不要吃饱饭立刻躺下,注意预防并积极治疗胃部疾病,避免胃食管反流伤害声带,统计表明,反流性咽喉炎的发病率非常高,约占嗓音疾病的一半。
尽管我们了解了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嗓子,但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有些人还是容易患上嗓音疾病,比如:
1.职业特点:教师、播音员、推销员、售货员、接线员、窗口行业人员、歌唱人员等,嗓音工作时间长,尤其超过一定时间和强度以后,音量和音质下降,但不得不继续用嗓,这样过度用嗓特别容易导致嗓音疾病,是嗓音疾病的多发群体。
2.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熬夜、蹦迪、K歌等生活习惯的人群。
3.儿童性格活泼好动,易兴奋,自制力差,喜欢不停地说话、大声喊叫的儿童,容易因声带使用过度而出现嗓音疾病。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嗓音疾病。通常嗓音疾病出现时会有以下特点:
1.声音嘶哑:轻者发音粗糙,音质欠圆润。重者发音沙哑,甚至完全失声。
2.发音费力,易疲劳,有时早晨说话还挺好,下午就出现发音费力。
3.音调与年龄和性别不相符合,如音调低沉,或者音调过高。
4.说话音量变小。
5.发音中断,无力伴气息音。
6.音域发生改变,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
7.咽喉部有干燥感、异物感。
8.咽喉部痛,发音或吞咽时加重等。
9.咳嗽、咳痰、爱清嗓。
10.呼吸困难,吸气时有哨鸣音等。
11.咽喉部感觉丧失,进食易呛咳,尤其是流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出现了嗓音问题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尽可能地少说话、不说话,让嗓子休息几天,并去除诱发因素,如果症状逐渐消失,就不需要特殊治疗,但以后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嗓子再次受伤。
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医院详细检查了,因为嗓音疾病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性炎症、特异性感染(梅毒、结核、艾滋病等)、增生性疾病、神经性疾病、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等等,只有明确病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治疗,不耽误病情,以免遗憾终生。
保养嗓子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几句来概括一下:
精神畅快,心气和平。
饮食有节,寒暖当心。
起居以时,劳逸均匀。
练嗓保嗓,都贵有恒。
由低到高,量力而行。
五音饱满,唱出剧情。
首都北京国学教育
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
果雪儿幼儿国学
及中医启蒙健康教育
携手北京师范大学
幼儿国学教育研究课题组
推出国内第一套
3到6岁幼儿中医健康绘本课程;
推出国内第一套
3到6岁幼儿园新蒙学绘本课程。
年进行中——
1、助力中国特色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建设,欢迎对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