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8
定
价
发布时间
12.05
Design
主编:沈崇德朱希
图书目录
医院建筑总体医疗工艺设计
医院建筑医疗工艺综述
医院总体医疗工艺设计方法
第三章医医院建设前期策划
医院建筑医疗工艺设计质量管理
医院建筑各功能单元医疗工艺设计
第五章急诊部医疗工艺设计
第六章门诊部医疗工艺设计
第七章医技部医疗工艺设计
第八章住院部与特殊临床功能单元医疗工艺设计
第九章健康体检中心医疗工艺设计
第十章康复医学中心医疗工艺设计
第十一章行政科教与医疗服务部医疗工艺设计
医院专项系统工程医疗工艺设计
医院建筑楼宇系统与医疗设备医疗工艺设计
第十三章后勤支持系统医疗工艺设计
医院信息化系统
医院智能化系统
精彩抢鲜
耳鼻喉科门诊医疗工艺设计
概述
耳鼻喉科又称“耳鼻咽喉科”,是诊断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医学各科相互渗透和促进,拓展了耳鼻咽喉科的范畴,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听力学及平衡科学、鼻内镜外科、鼻神经外科(鼻颅底外科)、头颈外科、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科、小儿耳鼻咽喉科等的出现,大大丰富了耳鼻咽喉科的内容。
耳部常见疾病:神经性耳聋、耳聋、耳鸣、外耳道炎、鼓膜穿孔、耳膜穿孔、耳硬化症、晕动病、爆震性聋、中耳炎专题、梅尼埃病(美尼尔症)、耳廓假性囊肿、先天性耳前瘘管、外耳道真菌病。
鼻部常见检查:酒糟鼻(酒渣鼻)、鼻硬结病、鼻前庭炎、鼻炎、鼻咽炎、鼻甲肥大、鼻息肉、鼻窦炎(副鼻窦炎、蝶窦炎、额窦炎、筛窦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甲肥厚、鼻出血。
咽喉常见疾病:咽异感症、慢性咽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会厌炎、扁桃体发炎、喉炎、急性喉炎。
耳鼻咽喉相关常见疾病:睡眠呼吸综合暂停症(鼾症/打呼噜)、支气管炎、哮喘、头痛、眩晕症、失眠症、面神经疼。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快速治愈各类耳鼻喉慢性疾病成为耳鼻喉科的新趋势。低温等离子、鼻内窥镜、声频共振耳聋治疗仪、纤维喉镜、手术显微镜等尖端设备,可治疗鼻炎、鼻息肉、咽喉炎、扁桃体、鼾症、耳鸣、中耳炎等几乎所有耳鼻咽喉科疾病,甚至可替代九成以上的耳鼻咽喉科开放手术。
工艺方案设计
1.主要功能用房
耳鼻喉门诊诊区设置包括患者候诊区、诊室、专家诊室、治疗室、换药室、听力室、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室、耳声发射、声导抗、耳鸣匹配、噪声分析、助听器验配室、耳蜗调机、射频消融室、前庭检查室、内窥镜检查室、门诊手术室等。
2.工艺流程
耳鼻喉科诊区工艺流程图
耳鼻喉科门诊区域一般包括:候诊区、诊疗区、检查区、手术区、医护工作区、助听器验配区等。
(1)耳鼻喉科候诊区
耳鼻喉科候诊区域空间布局设计也可以参照眼科候诊区域模式,工艺流程设计要针对耳鼻喉科患者群体,增加耳鼻喉科疾病及保健常识宣教宣传栏、大屏幕电视等设施,便于开展相关医学知识科普工作。
(2)耳鼻喉科诊疗区
眼耳鼻喉科诊疗区主要有普通诊室、专家诊室、处置室等功能房间。医院耳鼻喉科为重点学科,且规模较大时,应分别设耳科、鼻科和喉科诊室及检查室,也可以将耳鼻喉的诊室设置在一起,检查室也集中设置。如规模相对较小,则应综合考虑。耳鼻喉科诊室的特点是专科检查设备较多,如额镜、鼻镜、耳镜、喉镜、光源、阅片灯等,因此要根据诊室布局设计,合理安排器械柜、电源插座,保证设备拿取方便、正常使用。专家诊室一般位于隐蔽区域,房间宽大舒适。治疗室、换药室参照标准布局配置。
(3)耳鼻喉科检查区
耳鼻喉科各专业检查室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与各专科诊室临近设置,也可以把各检查室集中设置,独立成区。此处,笔者以独立检查区为例进行介绍。
耳鼻喉科检查区包括:听力室、脑干诱发电位、声导抗、耳声发射、过敏原检查室、鼻音鼻阻、内窥镜检查室等功能房间。每个功能检查房间要预留充足的电源接口。特殊检查房间还要做隔音、屏蔽处理。
耳科测听室的技术要求非常复杂,这里对测听室的隔声与屏蔽要求作重点介绍。
测听室的建造应当考虑经济适用,使测试者和受试者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隔声室不宜过大或过小,过大会造成空间的浪费,而且会增加造价。面积太小会影响操作,使受试者感到不适。
隔声室外墙面力求光滑,以增加对声音的反射。内壁和顶面一般采用多孔吸声材料,地面铺设地毯,以提高吸声性能,减少混响时间。门窗是隔声的关键,应注意密闭,防止任何方向来的声波直射或绕射入室内。因为窗的隔声比门更难,所以隔声室不宜有窗户。门应采用双层结构,在两层钢板之间加吸声材料,门扇四周用橡皮压条,框与扉之间用阶梯式结构,以提高密闭性能。隔声室的门既要坚实牢固、隔声密闭性能好,又要做到开闭灵活。为减少外界环境噪声的影响,测听室应建在相对僻静处,要远离马路,尽量避开外界噪声源;如地处闹市区、交通干线或铁路沿线,建测听室之前应对周围环境噪声进行测量,然后进行设计。隔声室还需根据所处位置采取适当的减震措施。
测听室出于隔声的需要,往往采用密闭式的建筑,一般不留供采光和通风用的窗户,通向室外的门也是隔声密闭的。在这种布局下,室内应保持通风良好。送风和排风管道密闭性能要好,配有阻抗消声器和消声弯头,用软接头与顶板上预留的送/排风口连接。换气频率应达到10次/小时,室内温度以(18℃~25℃)±3℃,相对湿度(40%~70%)±10%为宜。
室内照明应采用白炽灯,不宜用荧光灯。因为镇流器启动或灯管在使用过程中会发出响声,而使测听室内的环境噪声声压级增高,影响测听结果。
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室的隔声和屏蔽:用于听觉诱发电位的测试室或听觉生理研究实验室,除了要有一定的隔声条件,还要防止外界电磁波的干扰。通常是用单层或双层铜丝网或铜板,沿着房间的六个面和门及操作室与测听室墙壁的观察窗和仪器连线的孔道都要连续铺设屏蔽层,形成一个全封闭的屏蔽整体。如果测听室附近有强电磁干扰源,则需要根据周围环境情况进行特殊设计。诱发电位测听室需要单独埋设地线,接地电阻应小于1Ω,最大不超过2Ω为宜,测试仪器的电源应经过稳压和滤波。上述测听室应符合《声学测听方法纯音气导和骨导听阈基本测听法》(GB/T-)标准要求。
声场测听室要符合《声学测听方法第2部分:用纯音及窄带测试信号的声场测听》(GB/T-)标准要求。
(4)耳鼻喉科手术区
耳鼻喉科门诊手术室主要开展微创治疗项目,要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设计。医院在门诊设置了耳鼻喉科激光治疗室,也要按照手术部的相关标准进行施工设计。手术区应设家属等候区和术后恢复区。
(5)医护工作区
耳鼻喉科医护工作区由主任办公室、示教室、医护人员茶休室、医护人员卫生间、库房、平车/轮椅存放间、污物间等构成。医护工作区内的房间单元可以考虑按照楼层或诊区配置,合理共享。联合会诊室为门诊内教学、会诊的场所,可按楼层或诊区配置。
工艺条件设计
1.诊室工艺条件
耳鼻喉诊室是专业进行耳鼻喉专科检查治疗的场所,医生一般需要借助耳鼻喉科专业检查台对患者进行检查治疗,空间一般需要考虑一医一患的行为空间。耳鼻喉诊室可以是单独房间,也可以是开放空间中分出隔断诊间,可按标准诊室预留条件,因为耳鼻喉诊室靠灯光和反光镜检查诊断,要防止阳光直射,建议朝北向布置。
耳鼻喉诊室工艺条件图
2.特殊功能房间(测听室)工艺条件
测听室为耳鼻喉科对患者进行听力测试的房间,以耳语或轻微的音叉声测定听力。
测听室工艺条件图
本文摘自《医院建筑医疗工艺设计》图书,点击“阅读原文”,进行购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