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湖南工商大学和中南大学共同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基础科学中心前沿交叉学术论坛在湖南工商大学岭南校区创新中心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谦院士,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何华武院士,中国工程院胡文瑞、孙永福、何继善、王安、蔡美峰、桂卫华、曹耀峰、黄维和、金智新、卢春房、范国滨、刘合、黄小卫、董尔丹、向锦武、唐立新等院士,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国家自科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主任陈晓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副主任(主持工作)杨列勋、项目主任李江涛,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黄海涛、工程管理学部二级巡视员聂淑琴和二级调研员常军乾出席,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工程院、武汉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岳麓山大学科技城,以及中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南工商大学等中心成员单位的专家、领导参加论坛。
论坛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黄维和院士主持。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国家自科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主任陈晓红院士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她简要介绍了湖南工商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十三五”以来所取得的办学成就,表示学校已迎来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她指出,国家自科基金委“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基础科学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四个面向”,落实国家自科基金委的有关要求,紧扣目标任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急需和前沿热点问题,强化协同攻关,扎实推进基础创新和理论研究,注重成果转化应用,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她希望与会院士、专家充分交流思想,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把握前沿研究趋势,推动中心取得更加丰硕、更有影响、更有贡献度的成果,助力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院士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工程院充分发挥院士智慧和力量,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一道,紧扣党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破解创新发展难题,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效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清洁生产、绿色化改造等,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资源供给不断优化,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程度不断提升。他强调,我国资源能源结构还需不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还需付出更多努力,传统发展方式的惯性和路径依赖仍需克服,这是硬仗,也是大考。他就国家实现低碳转型变革谈了三点认识:一要实现减污与降碳同步推进、绿色发展与低碳发展同频共振;二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协同共进;三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管理优化和技术进步协同共新。他希望与会院士、专家努力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有效汇聚前沿思想,加快成果落地应用步伐,推进我国资源环境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更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时代需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侯增谦院士指出,新的时代、新的格局,国家需要科技界、管理学界提供更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在年实现“碳达峰”,在年实现“碳中和”。这既是机遇,也是重大的挑战,更是一次广泛的深刻的系统性的经济社会变革。新的时代、新的要求,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提出了新的课题,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心要紧紧围绕数字经济、资源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低碳这四个关键词开展科研攻关,不断完善研究体系,形成一套科学理论体系,找出一条协调发展道路。要实现基础科学中心打造“学术高地、人才高地、智库高地”的目标,中心必须凝心聚力、扎实工作、久久为功,制定完整的规划、系统的布局,重点加以突破。他表示,期待陈晓红院士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基础科学中心继续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国家需求为牵引,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在资源环境管理领域取得新的原创性成果,为解决国家的资源环境问题作出新的贡献。论坛第二、三阶段分别由太原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金智新院士和原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院士主持。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安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原副总经理曹耀峰院士,国家油气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合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向锦武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耿涌教授分别以“打破资源环境魔咒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地热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双目标”“数据治理赋能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无人机技术与资源环境智慧协同管理”“资源价值核算方法”为题作了学术报告。陈晓红院士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展望”主题作了学术报告。她从数字经济内涵与特征、数字经济下的资源环境管理重大问题、数字经济下资源环境管理理论分析框架、未来重点研究问题、资源环境智慧协同管理平台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她表示,基础科学中心将紧紧围绕数字经济、资源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建设、绿色低碳四个关键词开展科研协同攻关,努力探索出高水平原创性成果。
论坛第四阶段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范国滨院士主持。与会院士专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自由交流发言,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基础科学中心进一步开展科研攻关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胡文瑞院士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此次学术论坛“大咖云集、交叉融通、思想汇聚、精彩纷呈”,6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院士、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围绕“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这一前沿交叉主题,展开了一场堪称“学科交叉殿堂级”的学术报告会。他指出,矿产资源和能源是国家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统筹解决好环境保护带来的资源供给不足以及资源开发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是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实现资源环境协调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他希望中心对院士、专家所作的精彩报告进一步总结思考、应用实践,形成落地性的成果应用,让智慧之光更好指导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推动中心实现更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基础科学中心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迄今为止定位最高的科学基金项目,定位于打造“学术高地、人才高地、智库高地”,旨在瞄准国际科学前沿,抢占国际科学发展的制高点,形成若干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具有显著的战略引领力、科技原创力、前沿突破力,在中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中居于重要地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字经济时代的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与应用”基础科学中心于年11月正式揭牌成立,由陈晓红院士牵头,是湖南省首个基础科学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