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组直播课,第八讲重点知识

口组第八讲助理不考之粘膜病、唾液腺肿瘤

粘膜

一、棘层松解细胞间桥溶解,在棘层形成裂隙或疱,棘层内疱。常见于天疱疮。

二、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细胞内水分增多,胞体肿大,液化,致使基底细胞排列不整齐、消失,基底膜不清,此种病变常见于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斑:黏膜和皮肤颜色异常,局限,大小不等,不高起,不变厚,没有硬度。红色斑:为黏膜固有层血管增生,扩张及充血。

三、红斑(荃来特红斑)(血管扩张)口腔黏膜出现鲜红色,天鹅绒样斑块。均质型(原位癌),间杂型,颗粒型(原癌,浸润癌已突破基底膜、少数上皮异常增生);红斑易癌变,不少红斑已经是原位癌,病理变化:1.上皮萎缩;2.上皮异常增生;3.原位癌;4.早期浸润癌;5.结缔血管扩充。

四、天疱疮(助理不考)一种少见而严重的疱性、皮肤黏膜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于口腔黏膜者主要为寻常型天疱疮,临床有周缘扩展现象、尼氏征阳性。病理变化:天疱疮的病理特征为棘层松解和棘层内疱形成。

五、天疱疮细胞(又称Tzanck细胞)这种细胞没有细胞间桥,细胞肿胀呈圆形,核染色深,常有胞质晕环绕着核周围。松解的棘层细胞周围见翠绿色的荧光环。免疫蛋白沉积:IgA或IgG、IgM。

六、良性黏膜类天疱疮(助理不考)病理变化:上皮松解,基层下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翠绿色的荧光带沿基底膜区伸展。

七、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助理不考)(槟榔)属于癌前状态,固有层结缔组织胶原纤维玻璃样变(纤维变性)。临床表现:疱,溃疡,黏膜变白硬,触诊有纤维条索,张口受限。

八、念珠菌病(助理不考)病理变化:角化层或者上皮外1/3见到菌丝、孢子,PAS染色为强阳性。棘层增生,角化层内有微小脓肿。

九、肉芽肿性唇炎肉芽肿性唇炎是梅-罗综合征的不完全型。病理变化:镜下见上皮下结缔组织内有弥漫性或灶性炎症细胞浸润,主要见于血管周围,有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呈结节样聚集,有时结节内有多核巨细胞(上皮、淋、浆、巨),在结节中心部位无干酪样坏死。

十、艾滋病的口腔表现(助理不考)艾滋病的口腔表现:毛状白班(棘层1/3气球样细胞,大量病毒颗粒EB),念珠菌病,坏死性龈炎,牙周炎,Kaposi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唾液腺肿瘤

一、免疫组织化学在睡液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助理不考)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常用于唾液腺肿瘤鉴别诊断的有:Calponin、S-蛋白、肌动蛋白、肌球蛋白:用于肌上皮细胞肿瘤的鉴别细胞角蛋白:用于未分化癌与恶性淋巴瘤和其他肉瘤的鉴别CEA和甲状腺球蛋白:用于原发腮腺腺癌和转移性甲状腺癌的鉴别线粒体:用于大嗜酸性粒细胞分化的肿瘤的鉴别

二、恶性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癌变)上皮性成分的恶变。占唾液腺肿瘤的1.5%~6%,占其恶性肿瘤的15%~20%。长期存在的肿块生长突然加快(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果浸润神经和周围组织,可伴有头疼痛、面瘫、固定和溃疡形成。癌变部分组织呈污灰色或渔网状。最常见:低分化腺癌。1:非侵袭性癌:多形性腺瘤内;2:微侵袭性癌:向周围浸≤1.5mm;3:浸润性癌:侵入周围>1.5mm远处转移(淋巴结、肺和骨)

七、腺泡细胞癌唾液腺恶性上皮性肿瘤,含微嗜碱性酶原颗粒镜下见肿瘤实质细胞:1.腺泡样细胞2.闰管样细胞3.空泡样细胞4.透明细胞5.非特异性腺样细胞肿瘤细胞排列为四种组织类型:①实体型(50%);②微囊型(30%);③滤泡型(15%);④乳头囊状型(5%)。(腺泡细胞癌用碱来的酶原,购买了非特异性牌,透明空管样腺泡,并把他们排列成实微滤乳的型状)

九、腺样囊性癌(圆柱瘤)基底细胞样肿瘤,占唾液腺恶性肿瘤的28%,早期侵及神经。以腮腺和腭腺多发,舌下腺(发生肿瘤首先考虑)。肿瘤实质细胞:1.导管内衬上皮细胞;2.变异肌上皮细胞三种组织类型:1.腺性(筛状)型:经典型筛孔藕断面,筛孔内充满嗜酸或嗜碱性黏液样物质2.管状型:小管状或条索状;3.实性型:大小不等的上皮团,预后差。(腺样上神经,却反过来被神经打成像藕一样的筛孔,密密麻麻的管又被填的实实在在)

十、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瘤(终末导管癌,小叶癌)主要发生于小唾液腺的腭部,约60%。特征:1.细胞形态一致性:肌上皮细胞、导管上皮细胞。2.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小叶状、乳头状或乳头囊状、筛状、条索状、小导管样。3.浸润性生长、低转移潜能。

9.嗜酸性腺瘤:由胞质内含大量特征鲜明的嗜伊红颗粒的上皮细胞(大嗜酸性粒细胞)构成的唾液腺良性肿瘤,可见明、暗细胞。**唾液腺肿瘤主要来源于闰管和排泄管的储备细胞。

囊肿

囊肿:非脓肿性病理性囊腔,囊壁包饶。大多数有上皮衬里,少数没有上皮衬里(假性囊肿,外渗性囊肿)。

第一节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囊肿的衬里上皮来源于牙源性上皮剩余,主要有:

牙板上皮剩余/serres上皮剩余

发育性根侧囊肿、牙龈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

缩余釉上皮

含牙囊肿、萌出囊肿、炎症性牙旁囊肿

Malassez上皮剩余

根尖周囊肿、残余囊肿、炎症性根侧囊肿

一、鼻腭冠囊肿:鼻腭管上皮剩余,腭中缝,可见血管神经。

二、鼻唇(鼻牙槽)囊肿:牙槽突表面近鼻孔基部软组织内:囊肿增大——鼻唇沟消失,鼻翼抬高,鼻孔变形。囊壁皱褶状衬里:无纤毛假复层柱状,黏液,杯装细胞。

三、牙源性钙化上皮瘤(Pindborg瘤)(钙上点酸淀心了)X线:不规则透射区内含大小不等的阻射性团块,常与未萌牙的牙冠部相邻近。多边形上皮细胞,呈片状或岛状。组织学:圆形嗜酸性均质物质(刚果红染色、硫代黄色T),分布于细胞之间。淀粉样物质内常发生钙化,钙化物呈同心圆沉积。

四、牙源性钙化囊性瘤:影细胞(钙囊影),影细胞不着色

五、牙源性腺样瘤(牙牙,上山采鲜红的玫瑰花先给女人)10~19岁女性,好发于上颌尖牙区(上3)。X线:含淡黄色胶冻样物质、血性液体、可含牙。①结节状实性细胞巢:玫瑰花样结构。②腺管样结构。③梁状或筛状结构。④多边形、嗜酸性鳞状细胞组成的小结节

六、成釉细胞纤维瘤:上皮和间充质同时增生,不伴有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是一种混合性的牙源性肿瘤。

七、牙源性粘液瘤:含大量淡蓝色的粘液

八、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良性,可形成牙骨质,与牙根相连。

九、骨化纤维瘤:好发下颌,界限清晰,伴硬组织形成,中央不透光,钙化点,大量胶原纤维,骨小梁周围有成骨细胞。

肿瘤总结

牙源性钙化囊性瘤(牙源性钙化囊肿):影细胞,影细胞不着色(钙囊影)牙源性腺样瘤:上颌尖牙区,玫瑰花样结构,管状和腺状牙源性钙化上皮瘤(Pindborg):嗜酸性物质淀粉样物质,同心圆排列

牙瘤:由牙本质、牙骨质、牙髓、牙釉质构成(组合性、混合性)

牙源性角化囊肿:囊壁薄和卫星囊成釉细胞瘤:滤泡型和丛状型成釉细胞癌:比瘤多非典型核分裂

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牙骨质样组织,成牙骨质样组织,与牙根相连

牙源性黏液瘤:瘤细胞间有大量淡蓝色黏液基质

成釉细胞纤维瘤:肿瘤由上皮和间充质两种成分组成

骨化纤维瘤:镜下大量胶原纤维构成排列呈漩涡状

牙源性肿瘤总结

钙囊影,钙上淀心了。角子和成釉细胞瘤兄弟(滤泡和丛状)上山采了腺红玫瑰花。要送给有结构排列有序的组合性牙瘤,混合性牙瘤因为自己的无结构紊乱而沮丧。上皮和间充质时不可分割的,他们只为成釉细胞纤维瘤服务。

成釉细胞癌说:是因为我比瘤多非典型的核分裂吗?

牙源性黏液瘤是个内心很美的人,大量淡蓝色黏液基质。

成牙骨质细胞瘤:由牙骨质样组织构成。

骨化纤维瘤:大量的成骨细胞和胶原纤维。

第一节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助理不考)

(一)牙龈瘤不是真性肿瘤牙龈瘤术后有复发倾向,主要原因是局部菌斑和结石除去不全和(或)手术切除不完全。

血管性龈瘤(化脓性肉芽肿):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呈实性片块或条索,也可是小血管或大的薄壁血管增多。妊娠有关纤维性龈瘤:纤维性龈瘤由富于细的胞的肉芽组织和成熟的胶原纤维束组成。巨细胞性龈瘤:富于血管和细胞的间质内含有多核破骨细胞样细胞,巨细胞数量多。

(二)

一、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婴幼儿,血管由单层内皮构成,腔内壁薄。海绵状血管瘤由无数血窦构成,体位试验阳性,肉芽组织型血管瘤炎性肉芽组织。蔓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肿瘤高起呈念珠状,有搏动感第二节口腔黏膜癌口腔黏膜癌为恶性肿瘤,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

二、疣状癌(助理不考)为高分化鳞癌,外生性,疣状缓慢生长,边缘推压。老年男性,多见下唇,呈推进式侵犯间质,不浸润边缘,非转移。棒状乳头突起。杂交瘤:1/5的肿瘤与鳞状细胞癌共存。局部侵蚀,彻底切除不易复发,一般不转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e7en-design.net/benzss/4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