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92467.html
多生牙(又称额外牙)可发生于上下颌骨任何部位,但以上颌前牙区多见,尤其以上颌前牙区腭侧多见。多生牙大多可影响所在区域恒牙的正常萌出,导致恒牙阻生、移位、异位萌出、牙根吸收等,骨性埋伏阻生多生牙还有发生囊肿的潜在风险。因此临床上大多数多生牙应该拔除。
然而,在拔除上颌前牙区腭侧骨性埋伏多生牙时,由于有鼻腭神经的存在,影响到腭侧黏骨膜瓣的翻开,手术野难以充分显露,骨性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的施行有一定困难。
过去一般认为鼻腭神经支配范围有限,切断后对患者影响不大;其次,鼻腭神经出切牙管后即成为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切断后有望再生,大部分功能可恢复。于是,在上颌前牙区腭侧骨性埋伏多生牙拔除术中受到鼻腭神经影响时,多主张切断鼻腭神经。
显然,将鼻腭神经直接切断有悖于微创外科和功能外科的原则。因此,作者主张在施行上颌前牙区腭侧骨性埋伏多生牙拔除术时,应根据埋伏牙位置的高低合理设计手术切口,尽量避免切断鼻腭神经。
如果埋伏多生牙位置较高,整体或大部分位于上颌前牙根尖以上,可以设计“类M形切口”(图1),有效避开鼻腭神经束再切开翻瓣;
图1上颌前牙区腭侧高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类M型切口”
如果埋伏多生牙位置较低,整体或大部分位于上颌前牙根尖以下,手术无法避开鼻腭神经束,则可采用腭侧龈缘切口(图2),在翻开腭侧黏骨膜瓣的同时,将鼻腭神经束游离(图3);
图2上颌前牙区腭侧低位埋伏多生牙拔除术切口设计
图3游离鼻腭神经
一般而言12岁左右的儿童,鼻腭神经可游离长度10-12mm左右,成人鼻腭神经可游离长度12-15mm。无论儿童或者成人,游离相应长度的鼻腭神经后,都能很好的显露埋伏多生牙拔除手术野,必要时还可以在上颌尖牙的腭侧做辅助切口(图4),以便更好地显露术野。
图4上颌尖牙腭侧辅助切口
翻瓣后,最好选用超声骨刀开窗去骨,超声骨刀具有切骨不切软组织的独特优势,可以有效防止鼻腭神经。如果选用高速手机开窗去骨,应利用骨膜剥离器、小拉钩等器械,对鼻腭神经进行妥善的保护,否则车针可能损伤鼻腭神经,导致前功尽弃。
骨性埋伏多生拔除后,对牙槽窝进行良好的止血,将腭侧黏骨膜瓣复位,与唇侧牙龈乳突对位缝合。术后可适当应用维生素B族药物,促进鼻腭神经功能恢复;必要时也可应用一周左右糖皮质激素,快速消除神经水肿。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