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时分
鼻咽癌患者李先生突发右侧鼻腔大出血
血液从鼻腔及口腔一并喷出
像打开的“水龙头”
出血量极大,危在旦夕!
要知道,鼻咽癌病人的大出血
比一般的大出血更加紧急致命
大量出血涌入咽喉和气道
极短时间内可导致病人窒息死亡
家属赶紧呼叫将他送至
医院进行抢救……
医院急诊医学科接诊后,迅速进行检查并询问病史,发现55岁的李先生是一位正在接受放、化疗的鼻咽癌患者。此时,李先生的血压仅有90/50mmHg,如不及时止血,随时有失血性休克倾向,病情十分紧急。
急诊科陈盈主治医师立即为患者给予补液、抗休克等积极抢救治疗,同时请耳鼻喉科会诊,给予填塞右侧鼻腔,填塞后出血暂时减少,但是仍有少许鲜血从鼻腔及口腔不停地流出,急需后续止血处理。
肿瘤内科廖豪杰主治医师接到通知时正是凌晨5点,但他深知,时间就是生命!于是立刻赶往急诊科查看病人。他初步判断,患者仍有可能再次大出血,且死亡率高,随即请示肿瘤内科熊海林主任医师、欧阳考滨副主任医师的意见,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须尽快开展BOT+颈内动脉栓塞术,帮患者渡过难关!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李先生被收治到位于仲恺院区的肿瘤三区。
插播一则科普小知识↓↓↓
鼻出血是鼻咽癌最常见的症状,通常有两种原因,其一,是肿瘤直接侵犯颈部重要血管;其二,鼻咽癌放疗后导致鼻咽坏死所致大出血。鼻咽癌早期时可能会有鼻涕带血丝状况,在晚期时,有的患者会因为鼻咽癌而大量出血,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所以如果发生这种状况,患者的生命也会受到一定的威胁。
若出现鼻咽部大出血,主要的处理办法包括止血水囊压迫或前、后鼻孔填塞,鼻腔射频治疗等,外科为颈动脉及区域动脉结扎术等。其中,介入栓塞治疗是微创且有效的办法之一,仅需扎一针,使用弹簧圈栓塞颈内动脉导致永久性闭塞,精准填堵出血的“泄洪口”,达到止血的治疗目的。此手术属于微创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但在永久闭塞前,需先进行BOT试验(BalloonOcclusionTest),即一种广泛用于术前评价颈内动脉闭塞后脑组织耐受性的方法和技术。因为阻断颈内动脉后,虽然大多数患者能通过大脑底部Willis环的交通代偿,但有些患者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致代偿不佳,引起脑缺血甚至脑梗死。因此,为了预防这一严重后果,往往会在实施动脉栓塞术前先进行一次测试试验。
早在年,医院肿瘤内科欧阳考滨副主任医师及廖豪杰主治医师就前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修,熟练掌握了BOT+栓塞颈内动脉介入技术。而据了解,此前惠州地区并未开展过这一技术。
医院党委“两讲两提”专项行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要求与号召,为确保首例“鼻咽癌出血BOT+栓塞颈内动脉介入治疗”顺利开展,肿瘤内科专程邀请经验尤为丰富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科顾仰葵教授亲临医院指导。医者仁心,顾仰葵教授当天即应邀抵惠开始手术。
右侧颈(左图)总动脉造影(箭头为病变部位),左侧颈(右图)总动脉造影
经详密的术前检查,在顾仰葵教授指导下,廖豪杰主治医师迅速为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可见右侧颈内动脉明显较左侧狭窄变细,存在可疑动脉瘤,考虑为主要出血的病变部位,立即予行右侧颈内动脉BOT试验,半小时后患者无诉不适,给予弹簧圈永久性栓塞右侧颈内动脉防止出血。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患者未出现新发出血情况,观察1周后顺利出院。
顾仰葵教授和廖豪杰医生
开展右侧颈内动脉BOT试验
右侧颈内动脉成功栓塞
鼻咽癌是广东省常见癌种,既往发生鼻咽癌大出血无较好的解决办法,大部分病人因此而失去生命。医院率先在惠州地区开展鼻咽癌出血BOT+颈内动脉栓塞介入技术,能有效快速止血并延长患者总生存期,为患者后续鼻咽癌治疗争取机会。
医院肿瘤内科鼻咽癌出血治疗团队简介
熊海林
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第三届南粤好医生
意大利Sassari医院肿瘤中心研修
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化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内科治疗,尤其是肺癌、恶性淋巴瘤、鼻咽癌、消化道肿瘤、原发性肝癌、黑色素瘤等的诊治
欧阳考滨
医院肿瘤内科
副主任医师
擅长:肿瘤微创介入治疗。擅长各种实体肿瘤的综合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胃肠道肿瘤、食管癌、肺癌、淋巴瘤。
廖豪杰
医院肿瘤内科
主治医师
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微创介入科进修全程参与TRIPLET(肝癌三联方案)临床试验管理
擅长:肝癌介入治疗及靶向、免疫治疗,肺部肿瘤穿刺活检,肺部、肝脏肿物消融治疗,鼻咽癌出血的介入治疗及内科系统治疗;擅长肺癌、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等内科系统治疗。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供稿/供图:肿瘤内科廖豪杰
主编:周婷婷
编辑:钟一夫
校对:孙筱雅
推荐阅读:
惠州独家!医院泌尿外科上榜“医院最强科室”
惠州人春日如何养生?医院专家告诉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