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咸鱼怀梦
语音时长受限,请大家参看原文
异香扑鼻·杂症拾遗
小小的鼻子,这么多病
鼻科常见病主要包括:(请大家直接忽略)
鼻炎类:急性鼻炎,慢性鼻炎(单纯性鼻炎与肥厚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干酪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
息肉囊肿: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囊肿(包括鼻前庭,鼻腔及鼻窦)。
外科:鼻外伤,鼻出血。
肿瘤类:鼻腔鼻窦各种良、恶性肿瘤(如血管瘤,内翻性乳头状瘤,恶性肉芽肿,恶性淋巴瘤与癌症等)。
当然,因为鼻子主管呼吸和嗅觉,所以还有鼻塞和嗅觉失灵。
此外,尚有鼻中隔偏曲、穿孔,鼻腔鼻塞异物,鼻畸形等等。
最恐怖的倒不是“鼻子疾病”这么多,而是,鼻子的疾病,治不好。
鼻科问题,真的有这么复杂么?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从鼻涕到鼻炎,从鼻塞到嗅觉,从囊肿到肿瘤,都是可以治的。
只不过,很多人的鼻科疾病,要么就是人为的拖延,比如10年以上。要么就是人为的破坏,比如药物和手术,从而导致各种“真正难以解决”的重症。
过敏性鼻炎,季节性鼻炎,鼻炎的治疗,艾灸的组合穴位,请大家在奥易精医后台键盘输入“鼻炎”查看:《消灭鼻炎》。
奥易精医鼻炎治疗的问诊系统,请您在后台键盘输入“在线问诊”,即可。
从最简单的常识出发
任何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秋冬的冷天,我们早出晚归,鼻子在寒风中呼吸,我们体验到了冷气的低温,我们经不住的开始流鼻涕,打喷嚏。等我们回家,开始热汤热饭,鼻涕又情不自禁的往下流,可是,当我们把这些“清水”一样的物质,从鼻腔里面排出的时候,瞬间就觉得非常的舒服。第二天,活力十足,鼻子依旧灵敏。
当然,感冒发烧的时候,大部分人也是会有“流鼻涕”的状况的。
上述的风寒侵袭,感冒来袭的“流清水”状况,是人类的常识。
如果有麻辣烫,热汤热饭,我们就可以自主的排除这些“清水”,从而鼻子恢复正常:也不堵了,干净清爽,正常工作。
那么,如果这个寒水,没有被清理,一直残留在鼻腔,会如何?
答案是,他们会累积,加重,变化,然后反过来诱发鼻腔的组织结构功能发生“异常”。
于是,一切的根源,就是那不起眼的“鼻吸寒风”或者“感冒发烧流鼻涕”。
在很多的鼻炎广告中,他们竟然否认“感冒”和鼻炎的关系。简直就是荒唐。
大多数人的鼻炎问题,就是“感冒”没有治好的后遗症好不好!
于是,鼻炎的治疗,就是要“能够治好感冒”。鼻子疾病的预防,上工治未病,就是要学会清理“鼻涕”。
可惜的是,能够治好感冒,似乎是一个简单到令人发指的要求,但是,就是做不到。
假设,常人的感冒是5天左右完全自愈,《伤寒论》定义的是6天自愈。身体强壮的人是3天。
那么,能够治好感冒,理论上应该小于3天。要不然,不是医之功。
《伤寒论》给出的感冒治愈疗效标准是:一副药的一碗药。
用时间来衡量就是:买药熬药服药见效时间,统统加起来,算上拖延,5-6小时,也就是半天。如果家里有常备药,立即熬煮服用,就是3小时。
那么,最严苛的疗效对比就是:3小时(或者6小时)VS壮汉3天,这是12倍的效率。
想必,任何人都会承认,这才是“医之功”。
这个12倍的效率值,除了是医治上的,更是后期很多孩子、成人鼻炎治疗费和感冒发烧费用的一个对比:假设一个地区的感冒发烧治疗费是,那么那个地区的鼻炎就是以上。
显然,如果在风寒侵袭初期,在感冒发烧的时候,就采用最好的方法进行治疗,一定是疗效和费用的双重最优。
当然,从“医疗DGP”的角度,无所谓治愈和最优,病症越严重,费用越昂贵。
反过来,我们可以鉴别一个医师的能力和良心:
A医师,他在治疗鼻炎的时候,说,“不可治,外用药或者推荐手术”。平时感冒发烧时,也不清理鼻涕和痰液。
B经方,竟然问你,孩子(或者您自己),平时感冒什么症状?鼻涕什么状态?然后,问最近有没有感冒,希望您鼻炎跟感冒一起治。
公道,自在人心!
总结
鼻科问题的第一个要点,治病的核心:
A风寒侵袭的时候,食材可以解决的,食材迅速排出鼻腔的寒水。
B风寒侵袭导致感冒,即伤寒表证,经方一副药迅速攻克。
C日常情形下的肠胃保养,推荐艾灸:中脘穴,足三里,合谷穴,风门穴。
鼻炎的问题,鼻窦炎,鼻腔囊肿肌瘤的问题,在ABC(食材、经方、艾灸)下,大部分人,只要能够做到,就不可能存在。
所以,大部分鼻炎的问题,就是“医之过和人之惰”综合造成的。
那么,这些严重的鼻科问题,病理和治疗,究竟如何?
“老规矩”:鼻科的经脉臓腑分析
鼻子的经脉
A足阳明胃经。胃气是根本。胃经围绕鼻子。重要性:五颗星。
B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直接管辖鼻子。重要性:五颗星。
C足太阳膀胱经。阳经的联络点。重要性:两颗星。
鼻子的臓腑
肺
《素问·金匮真言论》: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
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色为白。在音为商。
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肺主气。在窍为鼻。在味为辛。
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其荣为毛。其臭为腥。
这一段,就算是没有学习中医,但是认识汉字的,都可以知道,或者模模糊糊的联系到日常生活中,鼻涕病态时候的状况:
风寒侵袭时,呼吸堵塞,流鼻涕,皮肤层(出汗、不出汗),哭也会流鼻涕,咳嗽经常为并发症,辛辣的药、食材可以通鼻。鼻涕长期累积,就会“腥臭”。
更多关于中华文化中的“象思维”,从而理会《内经》《难经》中的藏象和病证,
请参考:《图类易象》,以及奥易精医后续的“文化精髓”系列推送。
其实鼻子的问题,就跟“皮毛,气,呼吸,咳,涕”属于一类。
同时,因为鼻子还是,肺,金,白,辛这一类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在这里找到“治愈”的方法呢?
答案是,就是如此。
自然界中,有一个食材,就是色白,辛辣,而且还有“孔窍”的。
“葱白”。
于是,在日常生活中,葱姜蒜,葱白,就有强大的“通鼻”功效。
下回,您在夜路风寒,鼻腔堵塞,鼻涕横流的时候,生吃葱白,或者姜汤葱白一起煮,您喝一碗,就可以即刻解决问题。
胃
《灵枢经》: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
所以,鼻子的嗅觉,鼻子的“能力”的动力来源,其实就是胃中的宗气,经过经脉,上达到鼻子,完成使命。
在现代的解剖分析中,他们把鼻子内部,嗅觉的分析,做到了淋漓尽致。
但是,没有这个“宗气上出于鼻”,就等于把精密的家用电器电源掐断。
所以,大部分人,只要“昨天”正常,今天“异常”,那么,就不是鼻腔结构的问题,而是“通气、通电”的问题。
经脉“断电”分析
在开篇,我们提及了鼻腔御寒时,会产生“寒水”,也就鼻涕。
这个“水”是怎么来的?
人体的经脉是一个依据“血脉”的巡行、散气的过程。
人体的胃气,是身体充气的根本,人体的经脉,就是气的巡经路线。
这样一个循环,显然胃、臓腑,就是内部的根本,而体表的穴位,四肢、头面,就是末梢。
人体的气,就是“水”受热“汽化”而产生的。所以,经气、穴位,最怕的就是“寒”。
蒸汽遇到寒,就会凝结成为“水”,这是物理学和肉眼观察的常识。
所以,在风寒侵袭的过程中,就会对人体的“经气”或者“卫气”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经脉的末梢因为寒水凝结而堵塞,那么经脉的整个循环就会减慢;
如果,经脉的内部根源,比如肠胃,动力不足,这条经脉就会发生病症。
这就是为何,桂枝汤,姜葱汤中,纷纷有“生姜”的道理。因为生姜入胃散寒。同时配合葱白和鼻腔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即刻的解决问题。
当然,有一部分人,从来不会理会鼻塞、鼻涕这类状况。
那么,身体的肠胃和经脉系统,就会跟病态(即鼻塞、鼻涕)进行拔河,中医称之为“正邪对抗”。
今天,肠胃能力多,有富足的力量,就可以去“边疆”清理一下,于是我们就会鼻通气,鼻涕减少。
明天,形寒饮冷,大鱼大肉,肠胃负担重,无暇顾及边疆的鼻腔,我们就又鼻塞,流鼻涕。
这么持续的“拔河”,就是很多娃娃,成人的鼻炎状况。
为何现代医学不承认鼻炎是感冒的后遗症?
因为,感冒他们治不好!!!
因为,鼻炎的这类状况,已经属于感冒的升级版。
换句话说,很多鼻炎的人,根本没有感冒的状况。因为他们的经脉系统,表层防御系统,卫气系统,早就不复存在。
所以,鼻炎治疗的过程中,一部人会“突然感冒”一次。这个不是“治坏”了。反而是身体的能力充足,竟然可以“感冒”了。
鼻为肺窍。鼻根上接太阳经脉。鼻孔下夹阳明经脉。
内通于肺。以司呼吸。乃清虚之道。
病理上,太阳经脉就是《伤寒论》的太阳篇。阳明经脉,就是我们的肠胃系统。而肺主呼吸,就是鼻子严重病变时候的根源。所以,鼻子的一切问题的治疗,就是“伤寒表证,肠胃疾病和肺部的调理”。
五行系统和六气辩证
鼻子对应肺,鼻子有问题,不一定是肺臓的问题,而是肺主皮毛,肺主呼吸这个层级上的问题。
所以,古人的口诀:“肺气通调鼻自安,只宜疏散肺风寒”。
而阳明经:手阳明大肠和足阳明胃,就涉及到“五行系统”。
在五行中,大肠是金,胃是土。土生金。而阳明就是阳盛,属于“燥”。
所以,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脾胃和肺,是母子关系。
后世医家,把胃称为“燥土”,大肠称为“燥金”。
所以,当初分析的鼻腔“受寒流水”,一段时间后就会“热化”和“燥化”。
于是,有一部分鼻炎的患者,就是黄色粘稠的鼻涕,同时鼻根红赤,鼻腔干燥结煤,还会口干舌燥流鼻血。
于是,鼻子会有“寒、热”以及“湿涕、干燥”的正反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
同时,中国人都熟悉的“天人合一”或者“四季节气”就可以得以解释:
有的人,鼻炎发作,就是秋冬,天冷,寒风起的时节。夏天,热天,就舒服。
有的人,鼻炎发作,竟然是夏天,暑热的时候。反而天寒地冻也没事影响。
因为,同气相求的理论。所以,鼻子状况本来就是寒的,就会表现在秋冬和寒天。
鼻子状况已经热化、燥化的,就会跟“阳明”系统,同气相求,表现在盛夏发作。
那么,所谓的过敏性鼻炎,季节性鼻炎,统统都是“不存在”的虚假概念。
您可是想想,为何他不过敏?为何他变季不流鼻涕?
您在想想,为何您自己,之前不过敏,变季不流鼻涕?
您还可以验证,用针药并施的方法治愈后,还过敏么?流鼻涕么?
鼻塞和气喘
鼻子是呼吸器官,肺更是呼吸器官,这是常识。
而且,除了鼻子,我们也是可以用口呼吸的。
可是,为何会有“鼻塞”呢?
鼻塞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寒气阻塞。
鼻塞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肺主皮毛,皮毛层被寒气凝结。
显然,我们都可见的鼻孔、嘴,确实可以呼吸。
但是,不可见的皮毛腠理,也是在随时“呼吸”的。
皮肤的腠理,在呼吸上的作用,比起鼻孔来说,是不相上下的。
《本神篇》曰∶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鼻为肺窍,又曰天牝,乃宗气之道,而实心肺之门户,故曰∶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那么,当皮层的卫气被风寒侵袭,肺主皮毛的呼吸作用,就会完全依赖鼻孔,鼻孔就会力不从心。
最有趣的是,鼻孔的寒气堵塞,会“交替”工作。同时,因为卫气还是可以部分缓解,皮肤层还是可以呼吸,所以,鼻塞的人,理论上就有“喘息”的机会。
所以,鼻塞的治疗也是非常简单的,清理鼻腔,宣肺,治疗皮毛层。
在治疗皮毛,宣肺上,《神农本草经》中最好的药物,就是“麻黄”。
可是,麻黄被列为禁药,于是,部分肺病患者,鼻炎患者,就因为这个原因,买不到这味药,而无法治病。
鼻涕
开篇的时候,我们分析了,最初的鼻腔状况,不是鼻涕,而是‘清水’。而鼻涕,是后期才形成的。
尤其是后期还有粘稠度,颜色的不同,味道的各异,甚至病菌的繁殖。
那么,鼻涕究竟是什么?
健康人鼻腔内面衬着完整的一层粘膜,上面分布着很多具有分泌功能的杯状细胞,粘膜下有粘液腺,它们平时不断进行分泌活动,分泌的水分用于湿润吸入空气,另外,粘液腺还经常分泌少量的粘液,均匀的分布在粘膜表面。吸附吸入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粘液中还含有溶菌酶,有抑制和溶解细菌的能力。这种粘液就是鼻涕。大部分的鼻涕是鼻黏膜自己分泌的。鼻黏膜含有一种杯状细胞,它制造出很多黏蛋白,黏蛋白被释放到细胞外头后,大量地吸收水分这就形成了供鼻腔使用的鼻涕。
显然,鼻涕是内发的,而且源源不断。
从鼻粘膜或者杯状细胞进行分析,是典型的现代局部解剖法。
而中式的思维就是,人体的鼻子是“呼吸”的,呼吸就有“气”的出入。
那么,如果这个“气”,遇到了寒,自然就会冷却,形成水。
鼻粘膜或者杯状细胞也好,其实也是需要一个工作环境的。
寒水过量,显然就是鼻腔的环境被改变,从而导致鼻涕的形成。
因为经脉阻塞,所以,经脉的治愈能力无法援助鼻腔,鼻腔的粘膜就会像是不知疲惫的一样分泌,然后结合“寒化的气”,从鼻子流出。
人体呼吸,是时时刻刻的。从鼻腔,到肺部,也是联通的。那么,外界有冷空气,内部其实慢慢的也会有。于是,大部分的人,除了有鼻涕,还有清水痰。甚至,有的人,眼睛也会流水。
因为,我们的头颅的清气供应,浊气供应,本就是一体的。全部来自胃部。
而鼻腔的呼吸又多了一个肺部。所以,在治疗鼻腔的鼻涕的时候,一定会胃肺,一起治疗。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忧恚无言论》曰∶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颃颡不开,分气失也。
于是,把《黄帝内经》的这两段联系起来,就知道,鼻涕就是水,就是气分的问题。
当然,因为人体会“热化”,寒极生热,或者肉食在胃而热化,所以,鼻涕会受热变黄,变得粘稠。
同时,因为鼻子受到阳明燥的影响,就会从清水,慢慢的浓稠,粘稠。
痰黄色变
当人体的鼻涕,或者说鼻腔的“气分”开始出现拥堵,就会反过来影响“血分”。
脓、疮
在奥易精医的所有推送中,都是一个理论:脓,是血被气化产生的。
所以,不论是痘痘,痔疮,耳朵里,鼻腔里的脓,他们的病理本质,都是如此。
因为鼻腔的经气血脉循环被堵塞而减慢,所以,毛细血脉就会淤积。然后,形成化脓。
在《黄帝内经》的病机十九条中,先贤们归纳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疮,给了“心”这个系统。于是鼻中生疮,无论肿痛塞痒者,肝肺经痰火也。
疮,包括冻疮(手脚),或者皮肤层的,其实都是“心---血脉”这个层级的系统,出现了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一直奥普的,“血气”互相作用。
因为一开始是气分的问题,累积,影响到了血分。
血分就开始崩溃,化脓,溃烂。
在对于疮的治疗上,除了排脓祛湿,更重要的,就是“温”血分。
就好比,任何的冻疮膏,对于手都是有用的,但是,手的经脉系统,血分问题不解决,基本上,冻疮膏就是治标不治本。
因为有了脓,有了疮,有了鼻涕,还有各种热化燥化,所以,鼻腔就成了垃圾堆。
这个时候,奇妙的微生物的生化反应就开始,各种鼻涕就具备了“异香”。
当然,这种“气味”也是因人而异的。最为核心的是,大部分的味道都是“腥臭”的。因为鼻子对应肺,对应金,对应辛和腥。
但是,如果一个患者,鼻腔的味道是“臊、焦、腥、腐”,那么我们就知道,在五行的臓腑系统上,哪一个出现了问题。从而,再根据对应的类别,进行用药治疗。
这里不得不提及“五行分类疗法”的始祖,《难经》。
在《难经》中,是没有用药的,而是用人体的五腧穴,进行治病。这个就是真的“大神级”的针灸师才可以做到。因为需要领悟,临床,以及对病症的辨析。
当然,不论是五腧穴的五行匹配,还是《神农本草经》的药材的五行匹配,都是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调配的。中医不去分析微生物的种类,但是,我们会根据鼻腔微生物和鼻涕脓疮的综合作用,表现出来的“颜色,形态,气味”进行辩证,然后治疗。
鼻炎并发症
到了脓疮时期,我们就知道鼻腔的“气分、血分”统统崩溃,内部的胃和肺的大本营也失守。
那么,鼻腔代表的“头部”的“宗气”,就显然也是“不足的”。于是,很多鼻炎,尤其是慢性的,脓疮期的鼻炎患者,基本上就是:鼻塞鼻涕之外,还有头昏,记忆力下降,甚至耳鸣、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状况。
鼻炎为何不影响视力?因为,视力的主要来源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胆经肝脉。
至于鼻炎患者的体温问题,也就是脑部持续低烧的状况,这个就更容易解释了。平时感冒的时候,气血仅仅是不通,都会有高烧低烧。那么,鼻炎已经是完全堵死了,自然,身体的温度就是持续的低烧。
又因为,鼻塞,是直接影响呼吸的。而人体的呼吸是睡觉都不会停止的,那么,“天阳”,因为呼吸的减少,就是表现在“无法安睡,体力不支,精神萎靡”这些状况。
同时,因为鼻证的大本营是胃,还有肺。胃是人体后天之本,肺是人体“气血”供应的大本营“百脉朝肺”,所以,一部分儿童鼻炎患者,还有“营养不良,发育迟缓,胃口极差”等状况。
于是,从上述分析的角度,我们终于理解,鼻炎,为何成为了“绝症”。
在当今,一个孩子的起跑线问题都会让家长烦恼,那鼻炎(还有肺结核、痛经等类似问题),基本上就是让孩子丧失了“奔跑能力”。
你家孩子头晕耳鸣,他们家孩子在脑洞大开解题。
你家孩子在擦鼻涕,他们家孩子在考场奋笔疾书。
你家孩子夜夜翻转,他们家孩子深度睡眠满格电。
你家孩子营养不良,他们家孩子胃口超好体格壮。
是读书不行,考试不赢,身体更差,接吻都不方便。这种“起跑线”的失败,就是父母的感冒发烧和鼻炎认知带来的。
更恐怖的是有的父母除了抗生素和西药之外,还带自己亲生孩子去手术,那就基本把“跑道”都拆了。
嗅觉
在鼻塞,鼻涕堵塞后,也就是鼻子的气血几乎处于没有供应的时候,俗称“断电”,那么,嗅觉功能,也就丧失了。
在耳鸣的篇章中,我们也是用类似的分析方法。显然,一个正常人,虽然今天病态,可是之前,身体功能都是正常,那么自然就应该排出外伤和组织结构的问题。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
《脉度篇》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五阅五使篇》曰∶鼻者,肺之官也。以候五脏。故肺病者,喘息鼻胀。
所以,只要有“胃的宗气,肺气供应”,鼻子自然就可以完成嗅觉的功能。
在手阳明大肠经上,有一个穴位“迎香穴”,这个穴位是“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会穴。意味着,一个穴位,两个经脉。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地方,就是主管嗅觉的。
而在《针灸大成》中,还有一个“内迎香穴”,如果从现代的精细解剖来看,基本上,“鼻窦”的问题,就是“内迎香穴”主管。
因为靠近鼻子,非常不方便艾灸,所以,鼻塞、鼻涕、嗅觉的艾灸,穴位统统在手足。
而迎香穴,就是选用的“平刺”,一针透两穴。
用经方,解决肠胃的问题和肺皮毛的宣泄问题。
用艾灸,在鼻子的经脉上,进行专项的整治和加强。
最后,用扎针的方法,引导,通电,就可以全方位的解决问题。
扎针的方法,体现了针灸师对于针灸和解剖的深度理解。
当然,宁可选择鼻子解剖手术的,都不选择一个针孔无痛扎针的家长或者患者,也就毋庸多言了。
鼻渊和脑漏
其实,鼻渊和脑漏,在古代的各家医书中,定义不完全相同。
有的医师把一直流鼻涕成为“鼻渊”。有的医师把鼻科伤及督脉和脑髓,成为“脑漏”。
那么,我们发现,名称背后,就是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发部位的不同。
鼻腔和脑部的七窍是一起的,这个是“常识”。
按照中医的经脉分析,鼻子的经脉就是专属阳明。但是自山根(鼻根)以上,则连太阳、督脉,以通于脑,故此数经之病,皆能及之。
《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解精微论》曰∶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
鼻涕一直流,我们就按照之前奥普的鼻炎类进行治疗。
鼻渊到了脑漏,涉及脑部,督脉的问题,显然就要从“肾臓系统”着手治疗。
鼻痔、鼻息肉
任何部位长出一小坨肉或者肿瘤等状况,其实根源都是一样的。
而且,这个根源,属于高级的中医内科学。
身体的肉、瘤,全部都是血分异常,而且属于肌肉系统。
身体的骨髓,筋膜,肌肉,血脉,皮毛层,在多数情况下,变量就是“血脉和肌肉”。
所以,血脉和肌肉的关系,非常重要。
中国古代的解剖学,看着低级,却是高能。
现代的解剖学,看似精密,实则无用。
如果身体一个部位,不管是鼻腔,耳道,屁股,长了一个畸形的肉瘤,我们就“一刀切”的话,显然非常的。。。
中医的想法是,人体的外形系统,自然有它的程序,程序竟然显著的与常人不同,那么一定哪里出问题了。
所以,还是五行的体系:
肌肉=脾土;血脉=心火。
而现实人体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肌肉”上,是可以“减少、增多”变化的。而且,有一个时间限制,那就是“短期”。因为,“长期”来看,人体的“筋骨”,支架系统,也是会“变化”的。但是,这个变化,来的不多。只能是老人,在长达5-10年的跨度里,会由高到矮。只能是小孩,在长达18年的跨度里,慢慢增高。
所以,“皮包骨”的角度,人体变化的,就是肌肉血脉系统。
又因为,人体的主动脉主静脉,相当于是核心的供血系统,是不变的。这个如果变化,人体无法活动。所以,血脉系统的变化,就在毛细血管层。
那么,考察毛细血管和肌肉的关系,肉瘤,肉痔,疮痈,就可以完美的解决了。
在对这些外科的息肉治疗上,中国先贤也是煞费苦心,考虑去腐生肌,排湿化脓,消炎抑菌,还要把过多的“肌肉”给排解。
于是,如果不是精通《内经》《本草经》以及经脉系统的“大师级”医生,对息肉是束手无策的。
同时,一个部位的异常息肉属于“肌肉”系统出现异常,那么,“全身的肌肉”系统一直膨胀和萎缩,不就是减肥和增重?
一理两用,暂时保密,各位见谅。
外用药和手术
在古代,中国人也用一些“药粉”作为外用药,来辅助“鼻塞、化脓、疮痈”等状况。
毕竟,从内部进行清理疏通和外部的药粉作用相比,各有各的优势。
但是,这些外用药,是非常讲究的,也不是“通用”的,而是根据状况,进行设计的。
比如,鼻塞的层级不同,用药不一样。化脓的状况,疮痈的情况,都会跟药材的选择息息相关。换句话说,中国古人就是私人定制的高端服务。
古代的鼻科手术,因为华佗派的遗失,基本上没有什么大手术。
但是,古人对于鼻炎,是认真研究和治疗总结过的。不可否认,他们对鼻腔内部的解剖分析,绝对在今人之下。
没想到的是,今人的解剖分析发达之后,鼻炎的治疗,就只有“手术”了。
鼻塞对不对?那就把鼻孔扩大。这是非常“低级、幼稚”的想法。鼻孔确实大,但是能够怎么扩?扩大后的效果呢?
鼻塞手术的恶果,就是让患者时刻“窒息”,这种“死亡压迫”,在元左右的小手术牟利来说,简直就是谋财害命。所以,《南方周末》报道过的很多医闹,大部分人就是“鼻炎”患者。其实很简单,同样是皮肤科,治不好也就算了。但是,鼻炎,真的是害人害己。
“工业化生产,短暂有效,长期不愈”,基本成了外用药,喷鼻剂的基本“特性”。
外用药有一个严重的弊端,就是“拖延”。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任何的外用药,如果不涉及治疗内部根源的话,就会让患者上瘾和变得更加懒惰。
呼吸类的外用药,比如鼻炎,肺结核,喘息等等,都是如此。内部一直在累积病情,悄然恶化。
所以,站在医理治疗,站在良心的立场,外用药可是一时缓解,但是请大家不要长期使用;手术,就不要去去做。
流鼻血
一个器官、组织的突发性流血,在中医看来,就是属于非常“严肃”的问题。
因为,血是“营”,有“脉”的约束,理论上,血液只能在脉管里面巡行,不可能出来的。
所以,流血,几乎就成了必须要“反推”和“治愈”的一项状况。
在儿科,也就是0-14岁的儿童,因为阳气非常的旺盛,所以,对他们来说,偶尔的流鼻血,反而是好事情。如果流鼻血后,身体并没有异样,这次流鼻血就是在“主动的退烧”。
如果流鼻血,血流不止,同时鼻腔内部还有异样的感受,那就是病态。
当然,任何时候流鼻血,都不太好,所以,如何止住鼻血,才是关键。
流鼻血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除了有“血水”,还有血浆,最好等血浆都流干净,再去止血。止血可以用棉签、卫生棉堵住鼻孔,但是,最好的方式却是,用一个细线、绳子,缠绕住我们中指的指根。稍微用力的缠绕中指,就可以止血。紧急时刻,没有细线,用手掐也可以。
如果,不是感冒发烧流鼻血,不是偶尔流血,而是长期的,莫名其妙的流鼻血,这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按照“血分”和经脉系统的分析,进行临床的治疗。
在“血分”问题的治疗上,历代医家争论不休,直到唐容川,经方之神的《血证论》出版,才给后人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参考。
血,流血,出血,在身体的任何地方表现出来,都不是“好事”。所以,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对流鼻血的医理和治疗分析,显然也是一时半会解释不清,各大中医师,经方研究者,一定要好好研究《内经》《难经》《伤寒论》之后,再去研习《血证论》从而造福患者。
鼻细菌学
在查询鼻科疾病的时候,竟然非常惊讶的发现了这个学科。真的是“荒唐”。
鼻腔,跟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藏污纳垢的地方一样,都是会滋生微生物的。
尤其是,很多人还有鼻涕,化脓,甚至淤血。
那么,鼻细菌确实存在,可是它们也是无辜的。与其分析细菌,不如想办法清理鼻腔,从而断绝微生物的滋生繁殖环境,这才是上策。
在抗生素已经严重泛滥的时代,杀菌的最后结局,就是“灭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在疾病的角度,在患者的角度,抛离病情病症,单独的把鼻腔里面的病菌拿出来分析,就是典型的“管中窥豹”。就算把每一个患者的鼻腔的每一个阶段的病菌都研究透了又如何?
任何人,常识都知道,“前天”正常,没有病菌;昨天,清水鼻涕,也没有病菌;挨到一定的时机,病菌才繁殖。病菌,从来都不是致病的主因。如果一个医学理论、医疗模式,一开始就着眼于病情发展的最后阶段的一个“细节”,那么,终究治不好任何疾病。
鼻科本来没有那么多病,因为各种因素,才遗毒社会。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奥易精医。
狮鼻,悬胆鼻,大富大贵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