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宝典丨鼻整形术肋软骨隆鼻与鼻尖手术技

点击进入“智美圈”,专注美容整形

学习,从“智美圈”开始

温馨提示:#春季学习优惠#

3月1日~3月31日

加入会员,平台所有课程无线畅学,每日不断更新。

原价元年会员服务(一年)

春季补水活动价格元(买一年送一年)

视频购买以后2年内可回看

再送价值元丝美妮CELLMONDNA超级婴儿针一瓶

同白种人相比,东亚人面部鼻整形术需要不同的方法。手术方法的不同基于两者在鼻部解剖,对手术效果的预期和手术技术特点方面的不同。除了方法之外,结构模式法鼻整形的原则仍旧是一致的:手术操作导致鼻结构脆弱,易于发生癫痕挛缩。为了长期的美学和功能的预后,填充物必须能经受组织愈合所产生的扭曲力。通过填充对鼻进行支撑,就需要相当数量的移植材料。自体肋软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来源,能用于持续保持美学和功能效果。

1、求美者评估

最初的求美者咨询始于完整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据此分析评估导致求美者鼻部美学缺憾的结构性问题。另外,通过咨询明确是否存在鼻部阻塞,了解既往手术史、感染史,包括移植物和注射充填物使用。通过体格检查,确定东亚人鼻子的特点:眉间平坦,鼻背低平,鼻起点低,鼻尖和鼻尖上区厚实,皮脂腺丰富,下外侧软骨薄弱,软骨性鼻中隔短小,鼻小柱退缩、鼻翼小叶增厚并下垂(图3.1)。

图3.1东亚人鼻部特征;皮肤厚实,鼻背宽而低,鼻小柱退缩,鼻尖不突出,形态不明显。(a)正面观。(b)侧面观,瞳正中水平线。(c)基底面观

手术技巧

资深专家DeanM.Toviumi的手术方法,是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通过标准的鼻整形开放入路行隆鼻术。术前于胸部和鼻部注射含1: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溶液,使血管的收缩达到最佳。于鼻中隔注射时,利用肿胀麻醉抬升黏膜软骨膜瓣。同时,通过针触法区分软骨性与骨性鼻中隔,以评估软骨与骨的分界。用浸有0.05%羟甲唑啉的棉拭子填塞鼻腔,可使血管进一步收缩。

鼻部剥离

先打开鼻部术区,术者应对完成手术所需软骨移植物的量有一个清晰的评估。通过预估鼻尖突出度来确定鼻小柱正中倒V形切口的边界。如果计划增加鼻尖突出度,切口应位于鼻小柱正中之后(1mm)。用11号手术刀片切开鼻小柱切口。用15号手术刀片切开双侧边缘切口和鼻小柱切口向两侧延伸部分,随后用Converse剪刀锐性剪开,使切口相连。应特别注意保留三角区软组织以及距鼻翼缘3mm分离软骨下切口,以保留足够的软组织边缘,防止术后鼻翼缘夹捏畸形。应用三点收缩法,将皮肤软组织锐性分离掀起。尽量少用钝性分离,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仔细止血避免术后血肿形成。随后,锐性分离下外侧软骨上方至鼻背软骨与骨一软骨连接处。关键是用Joseph剥离子谨慎进行操作,在准备放置鼻背移植物的范围内保留一个紧密的腔隙。该腔隙将限制移植物活动,有助于其固定以防卷曲变形。另外,由于多数亚洲求美者无驼峰削减的诉求,故不建议进行广泛的骨膜下分离。

向两侧牵拉下外侧软骨,锐性分离鼻中隔前角,显露鼻中隔。于软骨膜下层对双侧黏膜软骨膜瓣进行分离,以降低鼻中隔穿孔的风险。由于多数亚洲求美者无驼峰修整的诉求,此时可施以黏膜下切除术,同时保留15mm尾端和鼻背支撑。取少量鼻中隔软骨作为移植物备用,同时可降低鼻中隔偏曲的风险。

拆除鼻部框架之后,术者检查鼻部以及用于鼻部支撑、鼻背充填、鼻尖塑形的移植材料,然后更换手套,准备胸部术区实施操作。

肋软骨采集

在采集肋软骨前,必经考虑求美者因素,包括年龄、胸部解剖和癜痕增生风险等。尽管鼻部解剖变异较多,但肋软骨的解剖在不同种族背景下相对一致。最重要的因素是求美者的年龄[6~8]。年轻求美者发生肋软骨变形的风险较高,求美者年龄较大者肋软骨采集和移植物操作过程中发生断裂风险较高。30~50岁求美者总体上来说发生变形风险较低,断裂可通过精细操作处理来预防。在东亚求美者中,平均乳房体积(较小)迫使医生缩小切口的长度,因为切口不容易被乳房下皱隐藏(图3.3)。

图3.3瘢痕对比。(a)切取的肋软骨和术中胸部切口。

(b)右侧两点标记是肋软骨采集5年后瘢痕,左侧是隆胸术后瘢痕(箭头所示)

随着隆胸术的逐渐流行,通过隐藏于乳房下皱袋切口操作有刺破或损伤乳房置入物的风险;同时,直接位于置入物下的肋软骨(通常是第6肋)对乳房假体提供了重要的结构性支撑作用。切取支撑肋软骨,可能会导致令人讨厌的乳房位置不对称,或者置入物重量压迫手术部位导致不适。增生性瘢痕和癜痕疙瘩形成的风险,应在适当的术前咨询中从病史得以明确。胸部解剖异常和BMI增高也会增加肋软骨采集的复杂性。

选择采集肋软骨时,必须熟悉该肋软骨与其他肋软骨的联系。第5肋上、下缘游离,但位于乳房组织或胸肌下面,相对较短而又弯曲,没有隆鼻所需的足够尺寸。第6肋上缘一般游离,但其下缘与第7肋内侧连在一起。第6肋般有理想的深度,但它有轻微的膝状弯曲,需要又长又直的材料时或许不够理想(图3.4)。

图3.4取材时切口位置

评估后用手在取材肋软骨触诊胸壁。一旦触明方向,再应用3.75cm(1.5in)、27G注射针穿刺,定位骨一软骨连接处并确立骨化程度。必须警惕的是,盲视下穿刺会造成胸膜和肺实质损伤,导致闭合性张力性气胸。

确定理想的肋骨位置,于其上方的皮肤进行标记并在周围注射含1: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溶液。取材首选右侧肋软骨,以避免心包膜损伤和心绞痛引起的术后不适。此供区是独立的无菌区域,通过更换手套和应用手术隔离设施,以避免与鼻部术区交叉感染。

采集的肋软骨应与原设计的移植物尺寸相符,通常切取3~4cm肋软骨。为确保供区的完整和避免胸膜穿孔,应使用Freer剥离子的锐头开始剥离,从肋骨的上下缘切开0.5cm;穿透肋软骨深度的一半后,用Freer剥离子的钝头完成剥离。目的是保持软骨平面完整,保护软骨膜深面的胸膜。在肋软骨的内侧与外侧,先用15号手术刀锐性切开10%的厚度,继而用Freer剥离子锐头切开至70%,最后30%用Freer剥离子的钝头完成。分离上缘、下缘、外侧缘和内侧缘后,用Freer剥离子以上撬动作游离肋骨底面(图3.5)。用Takahashi钳将残留肋软骨的断面打磨光滑。

图3.5肋软骨采集技术。(a)于肋骨胸肋面自肌肉至软骨膜钝性分离。

(b)用Freer剥离子上撬以保护后方软骨膜。(c)整块取出肋软骨

整个手术期间,胸部供区先不缝合以防需要更多移植物材料和软骨膜,但应用浸有抗生素的纱布海绵和蓝色毛巾对其加以保护。鼻整形结束后,再次更换手套,冲洗并检查肋骨供区。先用3-0PDS缝线缝合肌肉及其筋膜。此层缝合应细致,确保肌肉及其筋膜与覆于其上的皮下组织呈分层状态。跨越两层的缝合,使覆盖组织与深部筋膜层形成束带,约束各层独立运动。皮下脂肪用4-0PDS缝线缝合,皮肤深层用5-0PDS、表皮层用6-0PDS单股缝线缝合。

用5-0快速吸收线连续外翻缝合皮肤全层。最后,伤口表面应用腈基丙烯酸黏合剂封闭。

对于发生瘢痕疙瘩或增生性瘢痕的求美者,可在肋软骨取材区注射曲安奈德(10mg/mL)。较好的预防方法是使用硅胶膜防止瘢痕过度增生。

肋软骨雕刻

手术至此,医生应聚焦于肋软骨雕刻这一关键性步骤。尽管在获取移植用肋软骨过程中,取材和处理并发症耗费了术者大量精力,但目前注意力仍不能放松。肋软骨移植的难点之一是如何整体规划使用肋软骨。在进行任何雕刻之前,应重复鼻部测量并规划所有需要的移植物,整体构思哪个部位需要雕刻,哪些则不需要。应将较厚的软骨片用于鼻背移植物。如果肋软骨的选材、雕刻或固定操作不正确的话,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潜在畸形,有时甚至比术前还严重。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雕刻肋软骨时,年龄是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白色的软骨外层部分含有纤维成分。在年轻求美者,肋骨外层易于弯曲;年龄偏大的求美者,外层纤维成分不易断裂,应予以保留。中间部分没有周围部分容易弯曲,但在年龄偏大的求美者,因其较脆而易于断裂。了解中间与外部纤维成分的特质之后,就可以着手肋软骨雕刻了。

对肋软骨变形而言,通过适当处理可以减少其发生概率。对此,目前有两种方法,即交又线法和夹板法,可单独或联合使用。交叉线由弯曲软骨凹面的一系列半厚切开线组成,用以释放移植物的弯曲张力,但释放程度难以预测,过度会导致矫正过度和反向弯曲。凹面侧半厚切口会使原有弯曲加剧。夹板法表现为弯曲的总和,即将两片弯曲的材料的相对凹侧缝在一起,制成单独一条直的移植物(图3.6)。尽管交叉线法和夹板法是有效的,但重要的是,这些技能应用还不如选择一片合适的肋软骨。

图3.6移植物处理。(a)将软骨条凹面相对,用6-0单乔缝线将移植物与软骨条缝合。

(b)由多片软骨条制作的移植物

骨性穹隆的处理

就东亚人的鼻而言,骨性穹隆的重要性在于为鼻背充填奠定基础。骨性穹隆处理不当,就无法塑造外观自然的鼻背。乍看又低又宽的鼻背,不做截骨缩窄似乎有违直觉。实际上,当将鼻背填充移植物置于其上时,既有的宽骨性鼻背会被塑造成合适的锥体外形。当联合移植物隆鼻时,通过截骨缩窄骨性穹隆将会导致侧壁垂直,呈现不自然的管状外观(图3.7)。另外,鼻上三分之一过度缩窄后,对照鼻底,会显得鼻子头尾部宽度比例失调。

图3.7无截骨的移植物隆鼻。(a)图中所示之平面。(b)将隆鼻移植物置于宽的基底之上,自移植物至上颌骨形成流畅过渡,外形良好。截骨术缩窄了鼻基底,破坏了这种过渡,导致自移植物至颊部有垂直掉落感

(引自ToriumiDM,PeroCD.Asianrhinoplasty.ClinPlastSurg;37:-.)

鼻中部三分之一的处理

确认骨性穹隆宽度合适后,工作转向鼻尾侧以解决鼻子中部三分之一的问题,继续为隆鼻术打下坚实的结构基础。撑开移植物是最常川的技术。在东亚求美者中,用撑开移植物撑开内鼻阀,形成并保持鼻长度和翘度。通过持续对抗作用于鼻尖复合体的头向牵拉作用,强大的撑开移植物能阻止过度鼻尖上旋和鼻部缩短,同时能加强鼻背以防鞍鼻形成。撑开移植物能塞入人为骨折的鼻背下,防止术后鼻背再塌陷。

撑开移植物用可传统方法放置,也可将其置入黏膜下间隙(图3.8)。保持上外侧软骨附于鼻中隔,就无须额外费时重建中部鼻拱,但应特别小心,以避免眉一鼻尖美学线上的触觉和视觉畸形。

图3.8黏膜下支持移植。(a,b)正面观,无须分离中鼻拱,用Cottle剥离子制作黏膜下隧道。(c,d)将支持移植物置入隧道。(e)置入后的双侧黏膜下支撑移植物

除非制作鞍形或薄弱的L形支柱,撑开移植物一般由形态不够理想的软骨干制作、雕刻而成。通常将肋软骨的中央部分用于制作撑开移植物。对于年轻求美者来说,中央部分更适于制作鼻背移植物。测量从鼻背的骨一软骨结合点至鼻尖表现点的距离,估计移植物长度。移植物大小因人而异,一般长15~20mm。撑开移植物在两端都逐渐变细。修薄下缘以避免鼻阀阻塞。鼻尖处的任何偏斜都需要进行微调。撑开移植物一般以凹面相对放置[]。复合或不对称的移植物适用于中部鼻拱过宽或塌陷的情况。因软组织肿胀容易导致误判,评估时触诊比视诊更重要。建议在有凹陷的一侧应轻微过矫。

将上外侧软骨与撑开移植物缝合,以避免倒V形畸形。仔细操作,避免裹入鼻黏膜导致鼻阀变钝,同时按顺时针方向调整倾角。将撑开移植物固定于稳定的鼻底中线,建立强大的底座,在此基础之上,鼻背充填移植物才可以可靠安置。

鼻基底部的处理

鼻基底位于鼻尾部,是为所有鼻尖和鼻背抬高工作奠定基础的最后部分。如果鼻基底不够强壮,鼻尖可能逐渐塌陷,表现为鼻尖下垂、突出度降低,以及“鹦鹉嘴”样畸形。如鼻基底偏斜未处理,将导致整个鼻的偏斜。在处理鼻基底前,再次检查术前照片并评估有关标志非常重要,包括:鼻中隔尾侧端,鼻棘,齿列和上唇轮廓。平卧位是最佳检查体位,更容易发现鼻的偏斜和不对称。

一般来说,鼻基底位置或居中或偏移。如果居中,鼻基底仅需充填、延长或加强处理即可。如果有鼻中隔尾端偏曲,就要采用弹簧门方法或称为鼻中隔尾侧切除术,以及鼻中隔次全切除重建术来处理。轻微的鼻中隔偏曲能通过弹簧门方法来处理,这需要自鼻棘处切除鼻中隔,将鼻中隔尾段置于中线位置之后,用双针4-0PDS缝线固定鼻基底,将鼻中隔锚定在骨膜上。如果骨膜不足,可用16号针在鼻棘钻孔以固定缝线。此外,小片状肋软骨能作为夹板移植物,进一步稳固新形成的中线结构。如果鼻棘发生偏斜,用5mm骨凿于中线在鼻中棘处凿一切迹,再用双股4-0PDS缝线固定鼻中隔尾端。

为了支撑鼻基底,作者用鼻中隔尾侧延伸移植物或鼻中隔替代移植物来加强力度,支持较大的鼻移植物而不致引起塌陷。这些鼻中隔移植物与加长型撑开移植物一起固定于鼻中隔,再用肋软骨薄片夹板或0.25mmPDS板加以固定(图3.9)。作为更高级的技术,作者的经验是用鼻中隔尾端替代移植物来代替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或毁损,即用少量软骨需求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鼻中隔尾端移植物是唯一需要做直的移植物,这种认识很重要。在东亚人中,鼻中隔软骨弯曲的可能性很低,但该软骨一般较弱,很少作为移植材料使用。作为替代,经历多重浸泡一干燥循环确定弯曲趋势之后,可以使用肋软骨。用肋软骨薄片制成的交叉线和夹板可以抵消移植物的偏曲。

图3.9鼻中隔尾侧延伸移植物薄片夹板与固定。(a)正面观,开放入路鼻中隔尾侧延伸移植物。(b)正面观,有薄片支撑的鼻中隔尾端延伸移植物。(c)术者角度:有薄片支撑的鼻中隔尾侧延伸移植物固定于自身鼻中隔

鼻背充填

在鼻基底、中鼻拱和鼻骨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下一步用鼻背移植物抬高鼻背。作者不用异体材料,也深知包括应用自体肋软骨在内所面临的挑战。肋软骨移植物的复杂性在于无法避免的轮廓显形和弯曲。连续的雕刻、软骨膜的边缘覆盖和坚实的固定,是应对挑战的关键策略。

使用单片肋软骨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软骨材料的中心部分不易弯曲;然而,如前所述,求美者年龄严重影响卷曲和断裂倾向性。重要的是,要通过伴随浸湿一干燥循环的连续雕刻,来充分完成弯曲的过程。由于其曲率不能真正得到控制,应利用其自然的弯曲,将凹面向下紧贴鼻背放置。通过坚实的固定,使术后卷曲得以控制。将软骨凸面雕刻成独木舟形状,以利移植物平滑过渡到鼻背(图3.10)。在东亚人面部,这种独木舟外形理想的位置是瞳孔正中,以与移植物的头端边缘匹配。

图3.10鼻背充填移植物的连续雕刻。(a)用10号手术刀雕刻的鼻背充填移植材料。(b)正面观,独木舟形移植物。(c)侧面观,凹面朝下的鼻背移植充填物

在鼻背充填移植物中,随肋软骨材料切取的软骨膜有很多功能。单独应用时,其能实现1mm的可靠充填。应将软骨面朝向骨一软骨结构,肌肉面朝向皮肤包膜。由于有软组织覆盖,软骨膜提供了自体移植物到鼻背的平滑过渡(图3.11)。在鼻背充填移植物底面上,肋软骨膜与坚实的固定互补,能阻止移植物变形与偏斜。

图3.11用于固定在鼻背充填移植物底面上的软骨膜。(a)侧面观,凹面朝下。(b)侧面观,可见覆盖软骨膜的移植物底面。

(c)图示软骨膜恰当的位置。鼻背充填移植物的底面紧贴鼻骨,以加强移植物固定

手术开始后就应思考如何牢固固定。用Josep骨膜剥离子限制性分离鼻背皮肤包膜,形成一个紧密的间隙,这是鼻背移植物坚实固定的关键。在连续雕刻移植物的整个过程,都需要将移植物置入此间隙以衡量鼻背高度。将移植物放入间隙和取出时,应避免将间隙撑大。除了紧密的间隙外,还需要将移植物尾端固定。在移植物较低部分的双侧,用5-0PDS缝线三点固定,在瘢痕收缩起作用之前,能发挥限制软骨移位的作用。为了确保坚实的固定,用3号骨凿或窄小的骨锉将鼻背表面的骨皮质打磨粗糙。随着鼻背移植物与骨性鼻背结合处骨化形成,位于鼻背移植物底面的软骨膜与该骨质缺损处融为一体。

在分离范围过大、既往遗留假体、感染等情况下,如果没有紧密的间隙,就应在移植物头侧用0.45mm克氏针临时固定,术后7天拔除。克氏针由鼻背移植物上部上方的针尖样切口置入,进入骨性鼻背3~4mm(图3.12)。如果移植物厚度不够,不能承受克氏针,应实施经鼻贯穿缝合术,用16G注射针贯通鼻背鼻骨形成一个隧道,通过隧道和鼻背移植物上的环状缝线,确保整体接触坚固和骨性固定(图3.13)。鼻尖操作完成后进行最后固定,最终确定与鼻尖成适合比例的鼻背高度。

图3.12置入克氏针。(a)用11号手术刀垂直切开。(b)置入克氏针。(c)用钳子剪断克氏针。(d)侧面观,克氏针残留长度

图3.13经鼻贯穿缝合。(a)16号针贯穿鼻骨。(b)缝合针置入16号针内腔。(c)缝线从左向右经鼻贯穿。(d)缝线经皮肤罩之下,鼻背充填移植物之上穿回左侧

鼻尖塑形

东亚人的鼻子特征是外侧脚小而薄、皮厚多脂、球形鼻尖、鼻小柱退缩,以及鼻翼下垂等。一般来说,这些都需要通过鼻尖充填与缩窄来改变。应用自体肋软骨移植能形成外观良好的鼻尖轮廓。

用带4-0可吸收缝线的Keith针将内侧脚缝合于鼻中隔尾端延伸/替代移植物。确定鼻尖突出度和旋转度满意后,再用5-0PDS缝线固定内侧脚与中间脚。由外侧脚凸起导致的球形鼻尖,可通过外侧脚支撑移植物来处理,能将外侧脚拉平。除非患有鼻翼退缩,否则亚洲求美者很少需要重置外侧脚。由于亚洲人鼻皮肤较厚,无论软骨的方向如何,一般都不需要重置外侧脚。鼻小柱一鼻尖小叶悬垂和鼻退缩常见于白种人,亚洲人情况则与之相反。东非人鼻子常见的是鼻小柱退缩和鼻翼小叶悬币。下外侧软骨复位术功能强大,可能会使求关者原有问题变得更糟。然而,如果鼻翼退缩或有切迹,可通过使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的复位术加以改善。

游离外侧脚后,准备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用含1: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溶液行局部浸润麻醉,可降低操作难度。分离平面向外侧至犁状孔,在此分离出容纳移植物的腔隙。雕刻后肋软骨的理想大小为(25-30)mmx

(4~5)mmx(1-2)mm,有轻微弯曲。女性求美者移植物一般比男性略短。将理想的肋软骨凹面朝向前庭皮肤,内侧缘切成45°斜面,直接置于穹隆顶点下。用5-0PDS缝线固定,所有线结远离前庭皮肤以防外露(图3.14)。沿外侧脚方向行斜穹顶缝合从而使穹隆变平,保持尾侧缘高于头侧缘。

图3.14外侧脚支撑移植技术。(a)分离后游离的外侧脚。

(b)缝合位置在外侧脚深面的外侧脚支撑物

下外侧软骨复位术要求完全松解外侧脚的外侧部分。若该软骨较大,可以切取其最外侧部分用于软组织塑形。设计外侧腔隙以矫正鼻翼不对称:中间或水平腔隙用以矫正下鼻翼小叶,向下的腔隙用以矫正鼻翼小叶退缩。除此之外,如前所述,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处理。复位时,对外侧脚头端部分的切除应尽可能少,可应用鼻翼细板条状移植物来支撑鼻阀区。此前,该区域是由头端方向的下外侧软骨来牵开的。

应用自体肋软骨充填鼻尖,可提高鼻尖突出度和鼻尖的精致度。拉伸皮肤,突出鼻尖表现点,可通过盾状移植物、外侧脚移植物和支撑移植物来实现。盾状移植物可增加鼻尖突出度,而外侧脚支撑物和支撑移植物可保持鼻尖移植物的稳定,防止由较厚的皮肤罩头侧牵拉导致的鼻尖上旋。盾状移植物的位置调整由鼻尖突出情况和鼻尖下充填的量决定。除了稳定性之外,外侧脚移植物和支撑移植物自移植物边缘斜行贴合盾状移植物,从而保持平滑过渡,以防移植物边缘显形。多数采用盾状移植物与外侧脚移植物充填的求美者无须其他任何外侧脚处理,因为盾状移植物的效果已足够。另一个创伤较小的方法是用6-0单乔缝线固定一个水平方向的矩形鼻尖盖板移植物(图3.15)。移植物大小和位置变化影响鼻尖突出度、宽度,鼻尖上区转折和整个鼻尖的精致度。随着鼻尖充填量的增加,鼻孔一鼻小柱比例从2:1降到1:1。

在展平外侧脚、增加突出度和修饰鼻尖后,置入鼻背移植物并拉伸皮肤,以评估鼻尖突出度与鼻背高度的关系。效果满意后,即可固定鼻背移植物

图3.15盾状移植物与水平盖板移植物的对比。(a)

术者角度所见盾状移植物。(b)术者角度所见水平盖板移植物

鼻翼板条移植物和鼻翼缘移植

物东亚人的鼻子气道宽,外侧壁厚,很少出现夹捏畸形或塌陷,鼻翼板条移植物和鼻翼缘移植物也不常使用。肋软骨是一种优秀的材料,即使雕刻得很薄,也能保持强度。如果将肋软骨用作上述移植物,须将其雕刻平滑,以防移植物边缘显形。

鼻翼板条移植物应准确置于沿鼻翼上皱褶的精准间隙并固定缝合。如果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已将外侧脚复位,鼻翼板条移植物则适用于矫正内鼻阀塌陷,也可矫正外侧壁不足以及外侧脚头端切除或其他手术引起的夹捏畸形。由于亚洲求美者气道相对较大,该移植物较少应用。

将鼻翼缘移植物沿鼻翼缘切口准确置入腔隙中,内侧止于鼻尖复合体后方,用以矫正外鼻阈塌陷、鼻尖夹捏畸形和鼻尖鼻翼之间的转折切迹。

切口缝合

医生应细致缝合鼻小柱切口,以防出现开放鼻整形入路的缺陷——可视瘢痕。从正中线开始,用6-0单乔缝线皮下缝合一针,对齐软组织罩并减轻皮缘张力。用7-0尼龙线对鼻小柱倒V形切口行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7针。在尼龙线之间,用6-0快速可吸收线行单纯间断缝合,软骨下缘切口用5-0可吸收缝线缝合,同时观察鼻孔边缘。如果没有足够的前庭衬里,会导致鼻翼缘出现切迹,需要复合组织移植来处理。用带4-0普通肠线的Keith针连续褥式缝合黏软骨膜瓣,以关闭鼻中隔。

为了防止粘连畸形,如果实施鼻甲或鼻中隔操作,术后使用0.25mm不透X线的鼻中隔夹板(路透双叶鼻中隔夹板,Medtronic,Jacksonville,Florida)缝合固定。如果在放置外侧脚支撑物的同时复位外侧脚,应使用外侧壁夹板。如果出现任何鼻孔不对称,应间断使用前庭夹板。术后鼻部包扎,外固定,所有切口涂抹抗生素软膏。

鼻基底缩小

切口闭合后,开始评估鼻基底宽度。经历自体肋软骨充填的结构性鼻整形,特别是应用外侧脚支撑移植物后,东亚人常需缩小鼻底,以与抬高的鼻背宽度协调。这些能通过联合使用鼻基底内切、外切或紧缩缝合术等技术来实现。需要注意的是,行鼻基底缩小术时,即使很小的错误也会导致明显的畸形,丑陋的鼻底癜痕很难修复。为达到更好的效果,切口设计得应稍微靠近鼻翼一面部和鼻翼一前庭区域。避免应用局部麻醉,以防软组织轮廓变形。用11号刀片切开,切口微向外斜,以利于术后皮缘外翻。闭合切口时使用5-0PDS缝线行深部缝合,用7-0尼龙线行垂直褥式缝合,用6-0快速吸收线行间断缝合。

眉间填充

为进一步平衡鼻部外观,通过侧面视角来评估东亚人的面部非常重要,在这个角度可以发现眉间凹陷。这种缺陷可以通过数字影像模拟软件于术前发现,并应与求美者进行商讨。采用内镜技术行眉间充填术。重点在前额区域,于此处做两个发际线切口,将内镜通过骨膜下平面置于眉间区。用5-0PDS缝线将一条包裹软骨膜的平软的鼻中隔软骨双边缝合,缝线留长带针。移植物通过头皮切口置入,随后用16G注射针在眉部凹陷部的外侧部分建立通道。连接移植物的缝针通过16G注射针传至体外。在固定皮肤缝线前,用内镜观察对称性和移植物位置。头皮切口用5-0PDS和5-0快速吸收缝线缝口。用于固定的缝线7天后拆除。另一观点是用自体脂肪充填眉间。

观看医美视频

长按右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e7en-design.net/benzzz/6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