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个事情跟大家说一下,以后只要大A放假我也放假,自然就不会更新视频和文章,也不会打扰到大家休息。放假了就应该出去骑行、爬山、徒步、健身、钓鱼、带娃等等,而不是每天沉迷于基金。
但只要大A开盘那文章和视频都不会少,一年多以来我已习惯每一个交易日的复盘,老粉也跟我一路走过来的,大跌大涨都过来了。我只是把这里当做我投资基金的复盘思考,不作为任何的投资参考。复盘会一直坚持做下去,30岁以后我更加懂得了坚持的可贵。
节前最后一周跟大家聊聊我今年对基金投资的思考。
思考1:找适合自己的基金长期定投
我定位的适合自己的基金是:
熟悉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和操作理念。起码你看了基金经理过去2年的基金年报和半年报搞清楚他的投资理性是否跟你一致。
搞清楚你投资的基金经理是否完整的经历过了2次牛熊转换,在熊市中的最大回撤是多少。你能不能接受?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然后把找好的基金加自选先观察1-3个月具体的变化再考虑是否定投。
一旦决定定投就要以年为单位长期拿出。不管经历多大的涨跌起伏要敢于拿住。跌多了要敢于继续定投。
蓝筹我从去年8月份拿到现在一直都在不断的定投,期间没有减仓,也没有减仓的想法。单只基金的仓位占了我整体仓位的30%。目前我能做的就是未来把仓位全部集中于我看得懂的能够一直坚守下去的基金里面。
思考2:主动型基金数量越少越好
以前我的认知是觉得要投资6只或者6只以上的基金就能够平摊风险,收益最大化。现在发现我错了。对于投资主动型混合基金投资越多越容易出错。
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优秀的基金经理来说他们都会帮我们在阶段高位减仓止盈,然后再帮我们搭配低估值的蓝筹,他们会调仓。就比如这次蓝筹的张坤和兴全合宜的谢治宇,他们在年1季度减仓相对高估值的医药和光伏大幅加仓低估值的银行。
同时由于基金经理都追求绝对收益,他们投资的标的就会形成一致。那就会导致我们投资基金越多就越重复。基金之间的相关性也就越高。对于组合也起不到风险对冲的作用。
接下来我会慢慢缩减基金的数量。把我了解清楚的确定性较强的会不断的提高仓位。把目前还不是非常了解的进行仓位控制。虽然留下来的4只还有一定的重复,但相关性已经比之前大幅降低。
思考3:认清基金投资的本质
我们把钱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打理。而基金经理最擅长的就是长线投资、价值投资,而不是做波动投资。我们要充分发挥基金经理的优势来帮我们赚钱。拿得住拿的久才是基金投资的本质。
也正因为如此,我会放弃行业基金带来的超额收益。因为行业基金的波动回撤太大,让投资者很容易追涨杀跌,自然拿不住拿不久。接下里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