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四海主任祛瘀血,理气机,改善结节

古代中医并没有“结节病”的记载,肺结节可归为“咳嗽”“喘证”“痰证”范畴;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属于“乳癖”“乳岩”“瘰疬”范畴。清代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记载:“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得与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医院肿瘤科胡四海主任认为结节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正虚邪实,正虚即肺肾气虚,邪实即气滞血瘀痰凝成块,从而导致结节的产生。治疗上以消痰化瘀、软坚散结、补肺益肾为主。葛洪在《抱朴子》中曾写道:“夫症瘕不除,而不修越人之术者,难图老彭之寿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体内积聚的结块不除,人体必然会每况愈下,难以健康长寿。

现代社会环境下,人们大多心浮气躁,气聚于上焦,多数人又运动不够,导致体内阳气无法振奋,下焦多寒湿。这样上热下寒、内热外寒、中焦不通,就容易出现腹胀便秘,使身体原本运行的气血受阻,瘀滞于身体的某一处,便形成痞块。

中医认为这是经络壅瘀导致的气血凝滞不散而形成的,即血瘀。

胡四海主任把血瘀根据病因分为大致五类:

寒凝血瘀、气滞血瘀、热壅血瘀、气虚血瘀、动少血瘀。

中医理论认为,寒邪具有“收引”、“凝滞”的作用,感受寒邪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中的寒邪;二是寒邪直中脏腑,由表证直接入里。两种寒邪都有可能导致寒凝血瘀的问题。血瘀,就是在寒凝的基础上而发生的,即寒凝血瘀。如女生的子宫肌瘤、囊肿等。临床中有不少患者经常觉得下腹疼痛的,也有浑然不觉,小腹逐渐增大的。这类患者在看诊时,通常脉象沉紧,舌苔白有瘀斑。

这是由于女性在经期容易受寒,致经血瘀闭,当出而未出,在小腹肝经循行处形成了痞块。中医一般以症瘕论治,活血逐瘀,就可以有效消除痞块。

情志内伤,气机郁结阻滞容易导致血瘀。

《血证论》说:“气结则血凝。”

多由七情所伤,郁结而致,即气滞血瘀。比如一些甲状腺结节的患者,经辨证有一大部分为肺气郁结,这就属于气滞血瘀型。

《内经》说:“肺朝百脉。”

肺经经气不通容易导致情绪异常。治疗时以针灸、中药、导引综合治疗,宣肺理气、温化痰湿来消除症瘕。一般经过2-3个月调理,结节会逐渐消失。针灸太冲穴,手太阴肺经循行穴位,如曲池、尺泽等相关穴位可以活血化淤。

这里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寒凝血瘀很好理解,冷会导致流速减慢,但是热为什么也会导致血瘀?

其实这也有两个解释。第一,热迫血妄行,当血热异常时,血流速度就会加快,流速快,血液溢出脉外的概率就会增加,血液一旦溢出脉外,就会化为血瘀。第二,太热了蒸化津液,血液中有许多津液,但是如果太热,就会导致津液蒸发过量,津液蒸发后,血液粘稠度就会越来越高,那自然会出现血瘀的问题。

身体有热,患者会表现为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难出、舌红苔黄、脉洪等症状,此时不补充足够的津液,血瘀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常言道,用药如用兵,消除热邪导致的瘀滞,治疗原则是清湿热、化瘀滞。针对热壅血瘀的证型,我们在处方中会用到清热、行血、祛瘀的中药,比如白花舌蛇草等等。热胀冷缩的原理,热清了结节自然就缩小了。

久病体倦,运血无力导致脏腑之气虚弱造成血瘀,称之为气虚血瘀。

《医林改错·论抽风不是风》中说道:“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若体内元气亏虚,无力行血,血液循环就会缓慢停留而瘀。

气和血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医认为气的作用是推动血的运行,血旺盛,会促进气的生成。如果一个人久病,那就会变成虚症,无论是什么虚症,都会导致“气虚”的问题,气虚的人常表现为少气懒言、动则加重、面色晦暗、神疲乏力等症状。

气虚了以后就没有力气推动血液运行,血流速度就会下降或者直接停据在某个位置,从而导致血瘀的问题。

治疗气虚血瘀之症,以补气益气为主,兼以活血行血,症状就会逐步缓解。脑力劳动者,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在室内久坐,平时运动少,气血运行的动力自然就不够,这样也容易导致血瘀,即动少血瘀。日常生活中要增加合理的运动,增强气血运行的动力。比如,站桩、爬山、慢跑、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站桩,“扶正固本”,通过站桩,身体内部微循环会产生刚柔幷济、松紧有度的力量。

可以逐渐培补身体的正气,使周身气机通畅。

文章开头讲“气聚成形”。

中医理论中还有一句话叫做“形散为气”。

《素问》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中医认为气是组成万物的本源,气的运动一旦停止,则万物消亡。比如人体,气的运动停止或运行不畅,生命也会随之终止。落实到疾病,从最初的一个念头或情绪,聚成一团气,再发展成为肉眼或现代医学仪器可见的痞块。最根本的就是改善体内环境,防微杜渐,控制其形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消除症瘕痞块,就如同捣毁敌人的根据地,这个过程中升降、出入是关键。通过扶正固本来通腑活血,驱逐邪气,可以从根本上逐渐改变身体的健康状况。

名医简介

专家介绍国内知名中医肿瘤专家,师承中西医名家,学及中西,博采众家,不断融汇各派中医精华,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注重中医传统,以“阴证、阳证”论治肿瘤,灵活运用中医理法方药,以扶正·固本为基础,参合地域人群体质成因,强调对因施治,在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周期方面取得显著疗效。专家擅长擅长中医诊治肺癌、胃癌、肠癌、肝癌、食道癌、乳腺癌、鼻咽癌、脑瘤、妇科及泌尿系统肿瘤、骨肉瘤、淋巴瘤、膀胱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甲状腺癌、胆管癌等中晚期恶性肿瘤疾病以及肺结节、甲状腺结节、淋巴结节、乳腺结节、肝囊肿、肾囊肿等中医疑难病症。尤其在对抗肿瘤患者术后及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及骨髓抑制,延长生存周期,抗复发,防转移,减轻癌性疼痛,提升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疗效显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e7en-design.net/benzjc/8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